随感|食致连心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 徐太太姓涂

我们对食物的偏好或许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那个寄生在肚子里的小小生命,靠着一根脐带,从血液的流动中,感知食物的讯息。

出生后,凭着吮吸的本能,第一口母乳,唤醒了味蕾,留下了食物最初的记忆,而我们与母亲,与家,与外面的世界,千丝万缕玄妙的联系,便从这里慢慢的铺展开来。

大概是转型做全职麻麻的原因,每天围绕着娃的饮食起居,变着戏法儿给娃准备一日三餐,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现在能快手好几款娃爱吃的饭菜,娃每顿的进食量便承载了我对不同食材的爱恨情仇。

像小王子驯养着小狐狸,我也这样日复一日地驯养着娃的味蕾和胃,小家伙儿也开始心心念妈妈做的饭菜。

每一次新鲜的尝试,就多了几分期待,因为这份期待和爱,让做饭有了仪式感的理由。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也跟着有了些许诗意。从杯盘碗盏的挑选,瓜果蔬菜色彩的搭配,到烹饪手法的变换,摆盘装饰的考究,虽技艺笨拙,但我也体会不少细小琐碎的乐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经我们的手,五彩斑斓的颜色,各式各样的形态,不同的气味和口感,每一次搭配调和,每一次碰撞摩擦,每一次加加减减,都像是一场不期而遇,一蔬一果,一餐一食,像极了人生际遇,埋伏了多少人间秘密。

无论脚步走多远,像是自带了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而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家。

求学回家,游子归乡,心中都藏着一份父母烹饪菜单。发小老友聊往昔,也离不开一起抢过的辣条小冰,放学逗留的小吃店。

我们离父母越来越远,离青春年少越来越远,在这一餐一食,你来我送中,有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意,有太多无法坦白的无奈,有很多开始,也有很多结束。

我们把思绪封存在此刻的味道里,循着岁月,做好标记,作为一解乡愁的一剂良药;松绑久别相逢后的生份疏离;重温恰同学少年的青葱时光......

原来啊,不管是开始洗手作羹汤,还是寻觅回味记忆中的味道,在这餐食中的小小世界里,我们各自圆满,都在归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下午5:00开了一次家长会。开完和一些家长沟通完七点多了,就连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有家长不断地通过微信和我...
    4ef7e9559ca6阅读 2,948评论 0 0
  • 文/张陈 1.像车厘子,欲罢还休。 从北京出发,至今已过了十三个小时,又从旧金山国际机场驾车大约一个小时到渔人码头...
    张陈1997阅读 3,355评论 2 1
  • 我正以Python作为突破口,入门机器学习相关知识。出于机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需要,我快速了解了一下提供了类似关系型...
    chardlau阅读 5,73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