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概念
交易成本:你从自由市场上寻找、沟通、购买一项服务,为达成目的,所付出的时间和货币成本。通常来说,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等等。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先由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提出,后来由威廉森系统化总结,两人都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与交易成本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管理成本:用内部资源完成一项服务需要的时间和货币成本。
通过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对比,我们可以确定企业或个人的边界。交易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外部化,即外包。管理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内部化,自己做。
一些例子
企业形态:以前的老三线国企往往大而全,不光有正常生产功能,还提供医院、学校、商店等三产服务,满足员工的所有生活需求。就是因为当时这样的企业往往处于偏僻之地,如果向市场购买服务,交易成本非常高,远大于自己建设的管理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分工协作越来越明显,服务质量也比自建更好,交易成本下降后,企业花钱买服务,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主营业务。
比如房产公司更专注于盖房子,楼盘销售可以交给专门的营销公司,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再比如,医院只承担医疗服务,把保安、导引和保洁外包给专业公司,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聚焦,每个环节都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个人发展: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要付出时间或货币成本。如果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就要站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衡量投入和产出。
比如,吃饭,到底是自己做,还是叫外卖。打扫房间,是自己收拾,还是花钱请保洁。购物,是去逛实体店挑来选去,还是直接在购物网站下单,付款前还要考虑,要不要挑选目前并不急需的东西凑单达成减免。
同样,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不擅长的事,是从头到尾一点一点自学,还是付费向专业人士咨询请教,这都是我们随时要做出决定的事,衡量标准之一,就是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对比。
一点思考
核心竞争力可以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就是个人或者企业在某方面优势和核心能力上消耗的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存在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让别人来花钱购买这项服务才是最优选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小,一种理想情况是,未来将会是自由人与自由人的联合体,企业与个人也不再是终生雇佣关系,而是有利合、无利分的联盟。更超前的形态,则是古典老师提出的,人人都是超级个体。
因此,在今天,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做自己擅长的、比市场更高效的事情。把那些自己做得很一般的事情交回市场,与做得更好的人合作。
换句话说,要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从这个角度讲,「木桶原理」已经有些过时。与其从无到有、从打基础开始去补全自己的短板,不如拿出所有精力,让自己的长板更长。从自身看,同样的精力,花在擅长的事上,取得的成效更明显。与他人比,自身短板的改善状况很难超过他人已经形成的长板优势。
由此可见,在将来,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大而全」的形态将越来越少,「小而美」成为新常态,当然,这个美不光体现在好看上,更体现在好用上。
图片作者:Saildancer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