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低下触须啜饮着清凉的露水,抬起头在高大的梧桐树间高歌。
不借秋风,蝉声自远。
虞世南借蝉比喻自己,志向高远,立身高洁,自然声名远扬,又何需凭借他人口舌?
《归雁》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景色如此之好,可是即便是江水澄澈,水草丰美,都留不住那不忍瑟声凄清哀怨的雁群。
但是大雁又何曾懂那五音六律,怕是作者想念家乡了吧。
之前无意中看到过一句话,
一个人离开家久了,总是想回家。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个人离了家人和朋友,就好像一只大雁飞离了雁阵。
变成了辽阔天际中渺小的一只影子。
流落异乡的孤独使人茶饭不思,心中只想和家人朋友团聚。
那些无聊的野鸦、庸俗的政客才不管这些,
他们仍然叽叽喳喳地叫嚷着。
世间最为孤独的事情,大概也就是心事无人可诉吧。
《放鱼》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也没有捷径可循,
一分耕耘方能换来一分收获。
世界之大,人心之复杂,要懂得分辨是非,斟酌取舍。
《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国风·魏风·硕鼠》中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感情强烈要加感叹号!
硕鼠啊,我这么多年都那么照顾你,你却还要偷吃我的粮食。
如果说《诗经》中对硕鼠更多的是无奈,那曹邺这首《官仓鼠》则更多地表达了控诉。
官仓鼠不但体型大,胆子也大,待遇还好。
将士们和百姓都没有粮食,而官仓鼠们却吃得很满足。
它们的粮食从哪来呢?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画鹰》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青年自当奋进,如雄鹰在空中展翅飞翔。
常常听说鹰的成长与蜕变,历经磨练而获得重生。
画作是“殊”的苍鹰当然不同于“凡”鸟。
激流勇进的生命,又怎会甘于平庸。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居高饮露,这首诗与虞世南的《蝉》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自漂泊世间,官职低微,欲归故里,可是故乡早已是荒草满地。
听着蝉鸣,不禁想到自己,也警醒了自己,勿忘初心。
我同你一样,虽清贫但依旧志向高洁。
《鹦鹉》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看着那华丽的雕花笼子中被剪了翅膀的鹦鹉,作者感到可怜又可恨。
他能做的,也只是安慰鹦鹉,至少江南这边比你的家乡暖和一些。
既然已经是这样的处境了,就坦然接受吧。
自我安慰,听天由命,就像他自己说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因文字触怒了统治者,所以他也告诫鹦鹉,不要把话说得太明白,要懂得三缄其口。
话说得太明白,这一辈子都将是笼中之鸟。
《归燕诗》张九龄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燕子因春而来,而作者因时代圣明而来。
自知渺小,没有显赫的身世,比不上凶猛的鹰隼,
一心只想效力于朝廷,尽心于百姓,却不料仍被恶语中伤。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这一句话,多少愁苦,多少无奈。
曾经,孟浩然写“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可是如今,张九龄因被诽谤而被罢相,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
《流莺》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本来应在“拂堤杨柳醉春烟”中自在飞舞的莺却悲啼着春天,找不到可以栖息的花枝。
只能随命运的小舟四处漂泊。
那美妙婉转的叫声不被人理解,等到了良辰却未必是自己的佳期。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作者已不忍再听流莺的悲苦伤春,可是作者内心的苦,即便说出了,又有谁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