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早上,在海南过年的女儿打电话给她老爸:“我妈在家吗?”老公答:“在呢。”
初二早上,女儿又打电话来,问她老爸:“今天,我妈在家吗?”老公一手接着电话,另一种手指着我,带着戏谑的语气说:“恐怖分子,快过来报到,你女儿查你的岗。”
我看着一脸坏笑的老公,我举着拳头擂他,一边跑过来接女儿的电话:“在呢,在呢,没有出门,按你的指示,在家里呆着,你放心吧。”
这下,听到我的声音,女儿总算是放心了。她跟我说:“妈,你别到处跑,今年武汉的这个冠状病毒非常厉害,这几天电视报道的被传染的数据不断增加,你别不当回事,自以为身体好,抵抗力强,易感人群就是你们这些中老年人,注意管好自己。”
尽管远隔千里,亲人的关心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爱。记得小时候,我总是问她冷不冷?饿不饿?我絮絮叨叨管着她的衣食起居。现在,她长大了,感觉咱俩的角色对调了一下,她就像我的家长一样,管着我的衣食起居。
我老了吗?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生龙活虎,身体好着呢?我自言自语,我还没有到那个要照顾衣食起居的时代。我觉得她的担心有点多余,把问题看得这么严重,也许是危言耸听了吧。
女儿的监督工作是做得这么认真,主要是她太了解她老妈的性格了。
她知道,她老妈是一个非常热爱运动、热爱户外活动的玩家。因为,从小我就带她爬山、打球、游泳。去邵阳的崀山,她还不到两岁。爬衡山,也是5岁左右,那时候,我们两个都是运动健将。
今年春节放假,我跟她爸从湖南来广州陪公公婆婆过年,到了温暖如春的花都,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和繁华,一颗驿动的心,如何能够停止自己的脚步呢!
还在湖南的时候,我跟她微信聊天时就说了,等我跟他爸到了广州后,我们要每天去一个地方,或者坐地铁,或者自己开车,我还要去珠海见同学等等。想到那个阳光温暖的城市,鲜花盛开,高楼林立,心里充满着无限的向往。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场突入而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蔓延,元月23日10时起,一个人口1000多万的武汉被封城,全国30个省市进入防疫一级响应。
街上来往的行人,一律都带上了口罩,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和传染,许多人多聚集场所临时关闭,根据防疫专家指导,居民自觉在家隔离,今年春节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
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网上有很多段子:“你在家里呆着,哪里也不去,就是为国做贡献。不要总是闷在房间里,偶尔也要去外面的客厅、厨房、厕所走走。以前的梦想是过上猪一样的生活,吃了睡,睡醒了吃,我才过了一天猪的日子,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其实,猪过的不容易啊!”
于是,我们一家人,爷爷奶奶,侄女,我和老公,每天的主要任务除了做饭、吃饭、洗碗,就是看书,或者看电视。这对于一个打羽毛球,每天早上跑步,平日散步也不少10000多步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的憋闷和无聊。
大年初一到初五,快一周的时间了。长期呆在一个房子里,我怎么能够闲得住,在茶几下,发现了她爷爷的柔力球,一个人打了一会儿,感觉运动量不大。
我不喜欢看电视,看书久了眼睛累。我去阳台看看,外面行人稀少,除了不得不采购食物的,几乎无人走动。平日里在前坪打打闹闹的孩子们,也都没有出门。
大家都闭门不出,今年在广州,过了一个特别安静的春节。
我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岿然不动的老公说:“咱们去附近的公园逛逛,那里人不多。”他无奈的说:“我清晨就去了,关门了。”以前,我们经常在那个公园散步,那里有很多绿植,鲜花盛开,还有千年古树,撑着一个大凉棚。
我说去超市看看,老公说:“人多地方,不安全,不能去,家里还有侄女和老人,你不能只顾自己,到处乱跑。”
我问在家复习功课,抽空出来放风的高三侄女,哪里有人少的地方走走?她这几天就一直穿着睡衣,她一手拿一支笔,一手拿着她的寒假作业,对着我晃动着试卷,不紧不慢的来一句调侃“俺不出去,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一溜烟,跑书房去了。
不一会儿,老公当医生的弟弟,也给他哥哥打来了电话。他强调:“你们在广州陪父母过年,城市人口密度大,且家里都是老人和小孩,不是生活所需,千万不要出门。”
老公放下电话,医生的话你总可以相信了吧,再次提醒你:“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不记得是哪位名家说的了,总之,就是说给你这样的人听的。
说得我一阵脸红,我不知自己是败给了自信还是败给了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