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胡姣给张晓芳转述了自己和曾明的一些建议后,张晓芳和肖小芳两位老师心情大悦,都为这些主意叫好,也为有机会参与到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而欢欣鼓舞。
轻松之余,晓芳跟肖小芳谈起了,曾经想把她介绍给曾明的事,只可惜那个时间段,肖小芳一直都没能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缓过劲来。
等到肖小芳从悲伤中走出来后,曾明和胡姣两个人,已经相知相爱,走到了一起。
肖小芳一番感慨万千的言语,夹杂着些许无奈和感叹,也融进了一丝苍凉和悲伤,这令张晓芳有些悔意,不经意间提起了这不算快乐的事情。
好在离下午上课的时间就快要到了,加上号召全体师生员工踊跃捐献各类书籍,支持安宁县贫困山区的孩子的倡议书要做,所以也避免了张晓芳有更多的内疚之感。
于是两个人带着美好的、不久便可以实现的愿望,有说有笑地携手往学校走去。
话又回到西园小区胡姣的家中,胡姣转述了自己和曾明的相关建议后,也很开心地放下了电话。
胡姣笑着说:先生,我觉自己跟晓芳姐沟通,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每次跟她聊天说事也都很顺畅、舒适。
曾明听了,反而笑着说:夫人,你是不是觉得跟婷姐、桦哥交流时,有点拘紧和谨慎?
胡姣惊奇地问道:先生,你怎么知道我的感觉?
因为最初我也不太喜欢桦哥的个性和所做所为,碍于婷姐的面子,也有些拘紧和谨慎,生怕那句话无意中触碰了,桦哥敏感的神经,得罪于他,也让婷姐受到牵累。曾明浅浅地说道。
胡姣凑近一些,轻柔地说:先生,你们之前小圈里的朋友,是不是桦哥最难相处?武子哥最好相处?
夫人,你说对了一半。
哦,先生,愿闻其详!
夫人,桦哥也是从小到大的学霸级学生,老师口中的香饽饽,亲戚朋友眼中的骄子,但性格比较执拗,眼界小点,是那种典型的理工男。
眼里只有自己的那片天,从小就是众星拱月的待遇,所以也养成了刚愎自用,舍我其谁的性情。
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股市投资中,我与桦哥的交往相对比较密切,但那段时间里,我的情绪几近崩溃。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当年,桦哥在证券市场上纯属一雏鸟,却处处显示着,比我这个有着近8年股市投资还要高明的见解,无论怎么说,他都有他的理由。
看到你好意地提醒和建议,不但不领情,反而逆向而为,置你的善意于不顾,完全是一副你行,我也行的架式。
直到身陷泥淖,欲哭无泪时才有所清醒。那段时间的桦哥表现和后来遇到的波折,反正你基本上都知道。
夫人,你简单地想想,婷姐跟桦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小到大也是学霸,老师口里的好学生,加上家境优偓,在学校里也是睥睨一切的,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婷姐涉猎广泛一些,政史地文科类的东西她读的也不少,不像桦哥,完全是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狭隘主义思想。
桦哥一眼看中婷姐,就开始追求她了,如果没有相似的地方,没有共同的话题,凭婷姐的性格,能瞧得上谁呢?
可那段时间,婷姐就算是再信任我也无济于事,多次劝解依旧无果,也只能等到桦哥自身难保,苦于挣扎后,方能达成最后三选一的协议。
曾明也是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说:夫人,要不是看在婷姐的面子上,我早就想打退堂鼓了,当然也幸亏经过这么年,桦哥终于转变过来了。
要知道,最初桦哥也从心里,对我也并不服气,因为我除了学历不低,纯粹是一个拿死工资的员工之外,也确实没有获得过惊人的成绩。
就连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改革中,我带领大家,包括我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后,桦哥也一直认为,那也是运气的成分大一点而已。
至于对武子,你也听到过,所谓的“一介武夫”,“一个车夫”的名字,其实也是最初桦哥嘲讽武子开武馆、开汽车租赁公司时对他的贬称。
夫人,虽然说桦哥现在也融入了我们之中,但这前前后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经过多少次刻骨铭心的遭遇后,才有所改变呀!
中间还有好几年,婷姐除了跟我们有电话通讯上的联系之外,几乎很少相聚在一起,究其原因,都是为了照顾桦哥那颗脆弱而敏感的心。
人和人的认知不同,格局不一样,有时候说话真的有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的感觉。
尤其是这些现象还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桦哥身上,简直不可想象,那段时间心里很难受,情绪也很崩溃。
胡姣望着成熟稳重,知性内敛的丈夫曾明,也万万没有想到,情绪也有几近崩溃的时候。
胡姣听后,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先生,那你为什么又认为武子哥不是最好沟通的呢?
曾明舒心地笑着说:武子吗,说白了,从我们上一辈起,就是亲人一般地生活在一起了。
我俩从小穿着开裆裤,洒尿和泥巴一起长大,直到高二后才接触少了些。
我俩彼此的感情、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都熟得不能再熟悉了。
但我和他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高二后,武子就可以说,开始接触社会了,我研究生毕业时,武子可以说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7年。
而我毕业之前,基本上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相对来说都比较单纯,也幸亏在大学里的几年,我从未放弃过接触社会,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要不然,猛得听到武子的一口的社会腔,那才是真的惊掉下巴呢!
胡姣听到曾明形象地说明,也忍不笑了。
曾明继续讲道:也多亏我俩从小到大知根知底,那份不是亲缘关系,却胜似血缘的关系,深深根植于我俩的骨髓里。
我俩重回儿时相处在一起的时光后,我发现武子毕竟没有上过大学,知识底蕴方面是比较缺乏的,一口的社会腔也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基于对我的信任,武子慢慢学会了跟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技巧,也慢慢改变了-些接触社会久了,一些不良的习气。
我原本也希望武子还能多看点书,可我发现那简直是幻想,但好在武子把我当成“百科全书”,不懂就问,问的我,有时候不胜其烦。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