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中,我提到: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沟通一开始要建立自己的“同理心”。那么,为什么说家长的“同理心”是基础?我们应当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惑?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悟与反思。
“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感受并理解对方此刻的快乐、痛苦、困惑、愤怒等等一切情绪和感觉,并接受之,也就是“换位思考”。
因为:
孩子的感受与他们的行为之间是直线联系的关系;
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如何让孩子感受好?――接受孩子的所有感受!
试想一下,做为成人的我们自己,在难过或受到伤害时,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希望有人能真心地愿意倾听,认同自己此刻的伤心和痛苦,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多说说自己的困扰和苦闷?而不是大道理、建议、分析、对方的过份同情,甚至是对自己感受的不认同?当这些沟通方式不合时宜地出现时,我们是否会更沮丧?感觉更差?觉得自己好可怜、好无助?甚至产生防范或者敌对心理?“算了吧!还说什么?”“烦死人了!”“你到底想干嘛?”……
可想而知,当孩子在与我们沟通之初就得到这样的感受,交流能正常继续下去吗?争吵或者不欢而散是看得到的结果。
所以说,“同理心”是一切的基础。
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讲,本着“同理心”的沟通方式,是通过学习和反复练习得来的。我的方法是:将需要注意的点和的技巧记熟,与孩子沟通时刻意使用,随时注意孩子的反应,无论成功与失败,每天晚上总结、反思,第二天继续。是的,刚开始,孩子会惊讶,自己会别扭。我的体会是,孩子更在意的是我们的态度,而非我们在刻意练习的技巧,你愿意进步的心意和善意,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并且一定会打动孩子的内心。因为孩子知道: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爱他们,孩子也是爱我们的。
孩子们的感受需要被接纳和尊重,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帮肋孩子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继而开启正常和良好沟通的大门。
这样做,孩子就能听之(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