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个文章,大概就是说一个人大学为了合群损失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当他终于醒悟开始泡图书馆自习室开始学习的时候,他的舍友开始对他冷嘲热讽,他感受到外界的排挤并孤独的前行,当然,那些嘲笑他大学学习的人最后都不过是平平之辈。
他说大学不能合群,合群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丧失斗志。这样的想法不免太过极端,盲目的合群确实会让你陷入庸俗不可自拔,但是如果你往来无白丁,即使天天与之凑堆,你都可以得到很大的进步。
大学睡在我下铺的人就是,在我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合群,宿舍集体聚餐的时候她在教室学习,我们赖床不起的时候她已经到了自习室,我们看剧她就听托福的听力……她努力到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她有好感,而我们只会感叹,这次大家一起敷面膜化妆有没有她。
但就是她,这个不会化妆不会穿衣打扮的“不合群”的人,在期末的时候给我们讲题画重点,在我们玩的忘乎所以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回去,而触动我这下这些字是因为她在大三的时候选择出国,需要一篇论文当做自己的资本。当我们面对考研的论文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却轻松的完成了出国论文,用的是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和我们没学过的模型,发的是我们没了解过的顶级期刊,而指导老师更是和她熟悉如朋友。
我偶尔也能看见她一个人在教室整理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孤独的样子却又倔强着,她不合的只是我们过于普通又略带庸俗的群体,为的是向着更优秀的地方靠近。她参加了一个社团,给瓷娃娃儿童上课,当她和社员一起讨论课程的时候,侃侃而谈还有理有据,所以你看啊,也不能说她就是不合群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无聊就会有人有趣,你所在的群体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所有的道理都是在经历了之后才明白,可还是有人愿意掩耳盗铃。这个世界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事太多了,别为了曲意逢迎刻意的扭转自己的方向,因为碌碌无为是比事业有成简单一万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