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明威,他的几部作品都是如雷贯耳的了。但只在很久以前看过他的《老人与海》,故事还是记得的,但印象有些模糊了。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网购的,其实是他的短篇小说集。看上去很厚,打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篇幅并不长。
故事算不上复杂。主人公哈里是个成名作家,与情人到非洲打猎。他的膝盖被荆棘刺伤没有处理好,得了坏疽。车子也坏了,只好原地等待救援。病情恶化,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在与情人的交谈、争执中,往日的情景穿插出现。他和她过往的婚史和情史、他的军旅生涯、巴黎的种种人事,等等。她美丽富有,非常爱他,他却只是逢场作戏,贪图安逸罢了。他想恢复他的写作欲望,于是回到他当初的灵感源泉非洲,却在这里走向了死亡。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作品的名声支撑,我很难持续看下去。我在小说里尽力去找寻,那些支撑其地位的章节段落,但很遗憾,一直到结束,也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除了他给初恋情人的信显得情思精巧之外。还有一段,我觉得挺耐人寻味,别具一格。
其实就是第一段。摘录一下。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19710英尺,据说,是非洲最高峰。它的西峰在马赛语里被叫做“恩伽耶—恩伽伊,神之居所。西峰顶附近有一具风干冰冻的花豹尸。没人知道,花豹跑到这么高的地方来做什么。
作者也许想表达这样的意思:我虽然陷于红尘俗世,但我的心志,就像这只花豹一样,没人能够了解。海明威如果遇到屈原,有可能会成为知音。
但就这篇小说而言,也就是这样了。
为什么这部小说声名如此显赫,影响力如此巨大,但我的观感如此不佳呢?
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语言环境的差异。英文和中文差异是很大的,况且,这还是一百年前的英文。
第二个,生活环境的差异。主人公生活奢靡,沉沦欲望,但精神上其实有着极高的追求。一战时贵族军官冲锋在前,死亡率远高于普通士兵。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一般人并不容易感同身受。
第三个,作者本人的风格。海明威的作品其实就是本人的写照。他不是那种严谨写实的,他比较随性,文字的跳跃性很大。
我们可以作个联想。有个洋小伙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于是下了决心去钻研,想要领略唐诗宋词的美。
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把中文学的很顺溜了,看报纸听新闻做演讲上晚会一点问题没有。
可还不行,因为唐诗宋词和现代汉语不是一回事。于是再去精研古文。过几年,古文到达一定境界了,用文言文写文章也像模像样了。
可还有问题,你要去深入了解历史,否则你不知道各种用典,不知道作者的风格,不知道相关的人物和背景。
若干年过去,洋小伙成了洋教授,他能够体会到唐诗宋词的美,能够感受中国历史的壮阔。他能够写诗作赋,甚至能指出历史典籍的错漏。
他是能感受了,但要让他翻译成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还是没法表达出那种味道。
从外文名著变成中文,大约也是相同的道理。从我粗浅的经验来说,故事性强的,像《基督山伯爵》、《斯巴达克斯》,儒勒.凡尔纳和马克吐温的小说等等,可读性就比较强。这就像体型,描述起来不容易走样。
而侧重文艺、思想、人物塑造的作品,这就有点像妆容了。本来很精致,所谓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你让它稍微挪挪位置,也许就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了。
重温了一遍《老人与海》,感觉就比《乞力马扎罗的雪》强太多了。
所以你要读莎士比亚、歌德、卢梭的书,你就得去读原版,下坚强的决心,花巨量的精力,然后有心意的满足。
只是在我等慵懒人看来,牛排味道虽好,红烧肉也不错的。可能会有点脂肪过度,不过省下这许多时间,拿来踢踢球、打打牌、看些闲书,喝茶聊天,也是极好的。
余秋雨说过,世界名著若是看不下去,也不必遗憾,因为这说明你和它在生命中没有交集。
所以,面对《乞力马扎罗的雪》,我只能和哈里握个手,说声:走好,不送!
2018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