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人,不仅拾荒,拾的是回忆,回忆中也在告别。
主人公拾荒的过程也是在还原村落之前的生活样貌。村落里有电线杆,村民家里有电线,说明这个村落之前是通电的。不同的村民家里有炊具、餐具、乐器、书籍,有婴儿床、孩子的玩具,有美丽的窗帘、 精致的地毯,有女人美丽的长裙。之前的村落四周是农田,丰收之季为保护农作物,有趣的村民们在田地里树起衣着多样、姿势迥异的稻草人。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晨太阳升起,鸡犬相闻,孩子们嬉戏玩耍;夜幕来临,每家每户点起灯火,炊烟袅袅,乐声悠扬,疏解着一天的疲惫。
如今,因为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全部变了模样。田地荒芜,黄沙四起,往日的桃花源式生活一去不复返。怀念从前啊,自己一个人要如何活下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唯一能陪伴自己的爱犬也死去了。电影中的相框都是空的,没有相片。在拾荒过程中也没有看到镜子,这里大概想传达主人公自己已经生活了很久,久到忘记故人长什么样子,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他的心中已经没有挂念,没有挂念也就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动力。
主人公也许在想,既然他们都不在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也过去另外一个世界吧。不过,离开之前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以将他们留在家中的遗物都烧给他们,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可以使用,在那里也可以过像村落里一样的日子。想到这里,主人公有了目标,首先试一试自己是否能够埋葬自己,在验证了能够活埋自己之后,主人公不辞辛苦用斧头劈开每家的房门,开始收集遗物,最后收集了自己家的东西。他在搬自己床的过程中,用脚狠狠踹了床底下的一堆酒杯,那是他多个夜晚备受煎熬时喝闷酒的记忆,想到自己即将解脱,以后不再需要这些酒杯喝酒解闷,于是,他狠狠踢碎了它们。
就这样,在熊熊大火中遗物们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主人公在大火中也顺便烧了自己的衣物和鞋子,只剩下一条白色长内裤遮挡身体。他喝着白酒目送遗物离开,自己的情绪也在大火中释放。走了,都走了,自己也该走了。
做完这些之后,主人公开始挖坑埋葬自己。将土放进车上,车下树立好木棍当作支撑车子的支点。挖好土之后,自己睡在坑里,用长布条将支点拉倒,黄土从车上滑下掩埋了自己。可是,过了一会儿,主人公又扒开黄土自己坐了起来,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结束掉生命。犹豫后,主人公又开始新的一轮挖土,再次想要死去。电影在这里结束了。
老百姓想过和平日子,不求大富大贵,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心满意足,和平中的平淡日子很可贵。大概,这是电影想传达给观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