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奶奶陪伴着我读书,在一间窄小的出租房内,藏匿着我青春的梦想。
有一天,奶奶一边洗着青菜一边对正在刷鞋的我说:“平儿快结婚了,与她小学同学。”我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愣半天,“她是不是傻,自己还是个孩子,过年回家时,还说我们一起读大学,以后一起去很多地玩……”我一时哽咽起来,没有说话了。
平儿是我的发小之一,儿时我们经常去河边捉鱼,去堤坝寻找毛草,也一起坐在荡秋千上向彼此诉说着长大后的梦想。那时候,我们年少,哪里知道青春正悄然走来。那时候觉得,青春大概就是可以自己独自去县城读书,像其他人那样骑着自行车一周来家一次。青春大概就是逢年过节时不愿意再去走亲戚,而是一个人在家看书。青春就是零花钱多了,但是却不在喜欢买零食吃了,对家人多了一些未曾有过的情感。
印象中“结婚”这两个字对我冲击最大的一次是高二那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刚结婚的小姐姐。她告诉我们说,让我们喊她“婧姐”,因为她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婧姐喜欢与我们唠家常,可是那一次说到爱情,她变得与往常不一样了。她的眼睛里分明饱含了很多东西,惊喜亦或感动。她曾这样说,“你们或许和当初的我一样,觉得结婚是青春的坟墓,一旦结婚,青春便结束了。可是现在已婚的我并不这样觉得了,你们知道吗?我还可以玩,去我想去的地方,继续我青春的梦,只不过,在路上多了一个与我为伴的人,也挺好的。”那一刻,她笑地哭了出来。
高二那年,我没有理解婧姐的话,高三那年,我依然没有理解。或许婧姐与平儿不同,平儿的决定不应该出现在她本应该读书的年纪。但对于结婚,我始终有着一种恶意。它是一间牢笼,可以束缚我的自由,绑架我年轻的思想,让我不能去追寻我想要的。
后来,婧姐有了孩子,一个可爱的女儿,又过了一年,婧姐有了一个男孩。婧姐经常在QQ空间里晒他们四个人一起旅行的图片,更多的是他们孩子成长的照片,从出生到现在读幼儿园。
平儿结婚后,我心里仍有很多说不出的滋味,我仍然认为她错了,不该在最美的年华,让青春停滞。
大一寒假在做兼职时,我遇见了平儿和她的孩子,平儿笑着喊我的名字,我一时没有认出来。我当时带着口罩,可是平儿一眼就认出了我,而我眼前的平儿,我却很陌生,不再是那个女孩了,而是一个一岁孩子妈妈。关于平儿的青春,我想全部埋葬在了那个冬天。而她的孩子,恰巧也是在一个冬天出生的。
前些日子刷知乎,看到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独立的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不会让他去继续我的梦想,我要让他选择他自己的人生,而我仅仅是他人生的参与者,辅助他去追求他想要的东西。”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我的青春以何种姿势绽放她的美丽取决于我,而结婚并不是意味着青春的终止,而与此相反,它以另一种更璀璨的方式继续成长着。那是一种更有使命感的力量,你可以亲眼看着他诞生,目睹他接受雨露与光辉,一点点靠近他的青春。
忽而觉得好有意义,这就是生命的延续,而你可以不抱任何期望于他,任由他去选择他喜欢的方式度过他的青春。那么你呢,仍然可以不中止你青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