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换句话说,生活处处有教育。网课这种新样态,都得努力去适应,并让它发挥好作用。
1.便捷与自由的利弊。上网课大家更自由,听课的学生,上课的教师,可以穿着居家服,捡个舒服的地方去上课听课。省去了路程的跋涉,省去了形式的约束。一线相连,就是一个课堂。自由的舒适让人思维更加活跃,有更大的精力去备课。自由也让人轻松,心理负担小了,只要不开自拍模式的摄像头,不担心自己的举手投足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便捷与自由也有弊端。没有了气场的辐射,眼神间的交融不见了,感觉情感瞬间淡泊了。语文是讲情感的,没有了情感交融的语文课,只能凭借教师的语言魅力去引导学生。自由穿搭的随意性,也让人思想焕然,容易被干扰。
2.学生互动的模式。学校学习绝对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教育做人,更多的时候,学生们相互成为学习伙伴,他们在一起交流探讨,他们相互对彼此成长的促进,绝对不亚于老师的作用。一线相连的网课,学生之间的互动就受其约束。如果想让网课发生合作学习,那课堂就会不连贯。学生的交流探讨只能是课前课后,课中多数都是一对多的模式交流。
3.实践活动的利弊。网课节约了出行时间,有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去实践探索。实践探索中学生多数是单打独斗,所以设计网课实践探索内容时,考虑这个因素。做科学小实验,劳动实践,手工制作,创意表达等等。合作交流的实践探索实验就要组合小组,需要学生有网络连接能力,才能更好组建。
4.拓展阅读的空间局限。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网课时段留下大量时间,为阅读提供了更好的便利。如果家中有足量藏书,这个时间宅家读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可惜好多的时候是“书到读时方知少”,电子书籍没了纸质的书香,对学生眼睛的伤害也是不可低估。所以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学生储备一些三年左右适龄阅读书籍,对于网课时段的拓展阅读是非常有裨益的。
网课可能是以后常会伴随我们生活的样态,适应网课,趋利避害,在这种新状态的生活中汲取育人的真谛,更好服务学生,也是我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