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周三晴D117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16
《鬼谷子》第2章 反应第二
【引言】
本篇是《鬼谷子》的第二篇,是关于如何得到对方情报的一篇专论,是纵横思想的重要篇章。“反应”是有意识地刺探对方情况的谋略,是一种回环反复的思考方式。“反”是反复试探,“应”是回应。“反应”是指投石问路以观察对方反应,然后再施行对策之术。因此,反应之术更具有针对性,内容阐述也更加具体。
“听其言,观其行”是反应术的基本技巧,说话、办事要听话外之音,察不言之言。鬼谷子认为:反应可以静听,可以反诘,也可以以己推人。如果想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就需要通过某种言辞或行动,使对方开口讲话,可以先用语言试探,然后由其言行判断他的真实意图;如有不清楚之处,再回过头来探求,反复求证,将对方引向自己的言说目的。
同时,鬼谷子还要求:运用反应术者,应全面、辩证、历史地看待问题,并要善于把握讲话的技巧。在论辩、游说时,要通过“反之、复之”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掌控局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文01】
古之大化[1]者,乃与无形[2]俱生。反[3]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4]虚实[5]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6]。
【注释】
[1]化:教化。
[2]无形:阴阳变化的法则,这里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基本规律。
[3]反:同“返”,反复的意思。
[4]动静:代指世间的一切事件。
[5]虚实:代指世界上一切物质。
[6]察:仔细考察。
【译文】
在古代能够化育万物的圣人,都是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大道共同生存的。圣人处事都是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思考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反观过去,检验现在;反复察看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我。动、静、虚、实的运动原理,如果与今天不相符合,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去寻找古人的经验。任何事物都需要反复比证考察才能彻底了解,这是圣人教导我们的,我们不可以不去仔细研究。
【原文02】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1]其言,听其辞[2]。言有不合[3]者,反[4]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5],事有比[6],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7]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8]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9]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
【注释】
[1]因:循,顺着。
[2]辞:倾诉,主张,陈情。
[3]不合:前后矛盾。
[4]反:反问,反诘。
[5]象:形象。这里指言辞中涉及的事物形象。
[6]比:并列,类比。这里指同类事物。
[7]钓语:形容引诱对方说出实情的试探性、启发性话语。
[8]罝(jū):即捕兽的网。
[9]会:聚集的意思。
【译文】
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是动态;自己沉默倾听的时候,是静态。根据对方的言论,听出他话语中透露出的真实想法。如果发现对方言辞中有前后矛盾或不合情理的地方,就要反复地追问他,从而迫使他在应声回答时再度思量,露出真情。语言有可以模拟的形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通过“象”和“比”的手法来探求言辞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意图。所谓“象”,就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来比喻事物,所谓“比”,就是以同类的言辞进行类比。我们就这样用静默去探求别人言辞中的隐含意图,就好像用饵钓鱼一样,用静默和反诘去“钓”别人的言辞,通过“钓”得的言辞去判断他的决策,以掌握对方的真实想法。这又像张开网捕野兽一样,多设一些网,聚集在一起等待野兽自投罗网。如果把捕兽的方法用在人事上,一旦方法得当,符合情理,对方必然会自己吐露实情,这就是“钓”人的网,应常用这样的“钓”人方法去掌握别人,使其为己所用。
【原文03】
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1]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2]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3]。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故善反听[4]者,乃变鬼神[5]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注释】
[1]象:设象,我们做出某种表象。
[2]牧:即考察、察知。
[3]定基:这里指掌握对方意向的主流。
[4]反听:从正反两面反复考察了解事物。
[5]鬼神:指死者的灵魂和万物神明。也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译文】
如果对方不接我们的话语,不回答我们的反问,就要改变讨论的方式。用“象”的手法来使对方开口,即迎合他的心意,使他透露真情,进而控制对方。自己在和对方经过这样多次反复之后,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底细,因此就能确定说服对方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观点。就这样反复探究,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对方言辞中得知。圣人用这种方法诱导、感化愚者或智者,任何真情都可以测得而毫无疑惑。古代善于这样探查对方的人,通常能够用鬼神莫测的手段来获得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得当,能详尽地考察对方。如果不能详尽考察对方,是因为从对方获得的言辞信息不明;得到的情况不明了,就不能确定掌控对方的谋略。
【原文04】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1]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2],欲高反下,欲取反与[3]。欲开情[4]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注释】
[1]还听:即反听。
[2]敛:收藏,制止。
[3]与:给予。
[4]开情:让对方吐露情怀。
【译文】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要灵活运用模仿和类比,不断使自己言辞中透露出的“象”“比”信息得到改变,这样对方一定有“反应”的言辞,这时自己再反过来倾听。我们想要听对方讲话,自己要先用沉默来逗引他;想让对方张口,自己要先收敛;想让对方升高,自己要先下降;想从对方那里有所获取,自己就要先给予对方好处。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把握对方的言辞。声音相同,彼此就会产生共鸣;看法一致,彼此就会走到一起。
【感悟】
不得不赞叹鬼谷子的读人之术!以退为进,以象动之,以报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