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了高一之后,经常会吐槽他们班主任的严厉。今天女儿回来时又带着对班主任的不满和愤怒,一进门就开始跟我抱怨她被班主任批评了两次、哭了两次。
女儿说英语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英语课代表没有传达,今早才告诉同学们。带了作业本的同学就可以把作业临时补做了,而女儿作业本却没带也没法在学校补做。
没交作业的同学都被班主任老师点名站起来批评了一顿,女儿觉得老师说话太难听、太伤自尊,有种羞辱感,非常不服气。
这时候如果我对女儿说教:“班主任也是为你们好,对你们严格要求是好事儿……”女儿一定会更加愤怒,因为我忽略了她的情绪和感受,直接站到了她的对立面,去帮着老师说话了。
曾经的经历告诉我,这样做的次数多了女儿就慢慢不愿意跟我说了,因为说了你也不理解她,你反而还要说道她,换了谁也会不舒服。
将心比心,如果是我们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心里憋着一肚子委屈呢,回到家最希望听到的是什么?是家人的大道理吗?如果这样估计你立刻得翻脸,质疑对方“你到底跟谁是一伙儿的”。
女儿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她想成为好学生,不想被老师看不起。觉得老师经常挑他们的毛病“你们哪儿哪儿不好,这样下去你们就会怎么怎么样。”特别接受不了老师这种当众点名批评的方式,接受不了老师给他们未来的预判,她希望的是能被老师信任。
当我选择先换位思考去体会女儿的感受,接纳和肯定她的情绪和动机,和女儿是一伙儿的。那么接下来女儿才愿意继续和我对话,去想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