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来自亲朋好友的灵魂3拷问…
1.毕业了呀,工作找到了吗,在哪工作,还是离家近点好。
2.哦,在✘✘工作呀,工资多少呀。
3.有对象吗,啊,没有呀,这个年纪该谈了呀。
毕业前我还在想,这种灵魂拷问会发生在我身上吗。果然不出所料,该来的都会来的。
晚上和妈妈视频,我说,“我好羡慕那种工作就在家附近的,早上慢悠悠的坐在家里吃早饭,午饭在公司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饭,晚上结束一天工作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好像是挺幸福的哦”。
妈妈说,“是啊,钱多钱少无所谓,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一起就很幸福呀!”妈妈笑了笑,又说到,“你要不要考虑明年回来工作?”
我笑了笑说,“才半年耶,再过一段时间看看吧”。
我们娘俩唠着嗑,从南聊到北……
突然妈妈说到,“你被催婚了”。
我诧异的问,“是谁”?
妈妈说,“前几天我和你舅妈视频,聊着聊着,你舅妈就问到你多大了,有没有对象,怎么还不谈对象,还说过年一定要回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不然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在上学还是在干什么,怎么给你介绍对象呢”。
我笑了笑,问到“你怎么回话的”。
“我就说,你还小啊,才刚毕业,还是玩的年龄呢。然后你舅妈还说了我,说这个年纪刚好是谈对象的年纪,再大一点就不好挑了,还举例说了邻居家的30岁了还没谈对象,都没人给她相亲,因为年龄大了,所以女孩子一定要趁早啊。”
“我的妈呀,真的是,该来的总会来的,逃都逃不了,搞的我过年回家都不敢走亲戚了。妈,你怎么想的,”
“我是感觉你现在还小,还可以在玩几年,成熟一点了再谈,不过这种事情看缘分,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反正我现在是不着急,你二十七八岁左右谈也是可以的。但你估计要时不时的被亲朋好友催婚,不过呢他们也都是为你着想的。”妈妈很无奈的回答道。
“那爸呢,他怎么想,我感觉他也感觉我还小,而且每次只要一说这话题,看他头皮都麻了,还不说话,很是淡漠”。
妈妈笑着说“就是这个样子,我上次和他说,你表婶给你介绍了一个当兵的,他一点反应都没有,也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就是很逃避这个话题,后来我也就很识趣的不说了”。
哈哈哈哈,果然女孩子都是爸爸的小棉袄。
后来,我们娘俩的话题就转移了。
………………
躺在床上的我,忍不住思考了下。在强烈的呼吁男女平等后,表面上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始终还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
例如,一位女性,如果年龄大于30岁后,事业平平,没对象,会被别人当做反面教材,“你看她,30岁了,还没对象,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不好的她看不上。”
如果是一位成功女性,情况会稍微好一点点,但也还是会被这样说到“女孩子不要那么好强,你看她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找对象也难找,一个人也挺孤独的”。
如果你的年龄是在25-30岁,这是一个极度尴尬的年纪,因为你已脱离了他们眼中的那个“完美”的年龄段,就像即将过期的商品,一旦错过了即食期,就没那么美味了。
如果你的年龄是20-25岁,很荣幸,正是他们口中所说的“好找对象的年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花一样的年纪”,所以就开始给你张罗着恋爱之事。
……………
其实,我们能感受到亲朋好友的热情,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良苦,毕竟他们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替我们着想。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
“我”是一个个体,
“他”不代表“我”,
“我”不代表“他”,
“他”在某个年龄段完成了这件事,不代表“我”就应该在这个年龄段也要完成这件事才会获得和“他”同样的结果。
就像解数学题目一样,虽然答案只有一个,在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同标准答案一致时,我们还是会尝试着去解题。即使过程会耗时,即使结果有可能会出错,但我们终究还是在寻找答案。
所以说,“我”还是摸索着“我”的生活轨道吧。
毕竟也是因为众多的“我”,才组合了这个五彩斑斓的的社会。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路上遇到那个他!
最后附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