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说,你们只管还去捡你们的柴捉你们的鱼,我到四周看看能不能抓到几只野兔什么的。这杨花还是依样的去捡拾柴禾,柳絮去抓鱼,只是比刚才又多捉了几条,因为要拿出来几条去喂那只雕儿。约一顿饭的功夫,杨花和柳絮都回来了,正不知那老者捉到兔子没有,忽听得一声大笑,那老者一手捏着一只兔子便已站在了二人面前。
还是就着中午烤山鸡的地方架起柴禾,把那鱼和兔子都架在火上烤着。剩下有十几条鱼便喂了那大雕,三人围坐在火堆旁闲聊着。原来那老者姓李名雁,由于嗜酒如命,一般与人打架前都要喝上几口酒,所以江湖上的人多称他叫李酒仙,他也乐得别人这样称呼自己。
这老者问起这杨花和柳絮的名字,还不待杨花开口,那柳絮便争抢说自己叫杨柳,指着杨花说他叫杨絮,他们是兄妹。这杨花看柳絮如此说,心中也自默认了,这老者心下也没有起疑,只是奇怪这杨絮和杨柳虽身为兄妹,但武功路数竟截然不同,略一沉吟思想着亲兄妹拜不同的人为师父也是有的,也没说什么。
聊了一会,杨、柳二人和这李雁渐渐的熟识了,这杨花和柳絮毕竟还是少年心性,都央求着这李雁讲一些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听。
这李雁清一清嗓子,拿起葫芦喝一口酒,把葫芦放回地上,缓缓说道:“眼见着这江湖上便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只见那柳絮杏眼圆睁,全身都散发出一种认真的气息,样子着实可爱,那杨花一边听李雁在讲,时不时的忍不住会偷瞄柳絮一眼,心中甜蜜无比,这些李雁当然是察觉不到了。
只听那李雁继续说道:“眼看就是重阳节了,到时武林各大高手将齐聚四川南充的凌云峰,进行一场比武,最后胜出者便有机会得到一部秘籍《流云真经》,据传当年青牛门掌门马远马道长曾习练上面的武功,一直活了二百多岁,武功修为更是深不可测,几乎与仙人无异,当然这些都是传闻,究竟马远道长是否真有其人,我也未曾亲眼见过”
说到这里,那李雁张开双臂舒展一下身体,喝一口酒,继续说道:“至于那《流云真经》是否真有那么大的威力,也没有人真正见过那真经,不过倒是有不少的高人为了得到那部真经丢了性命的”
说到这里那李雁眼中不由地滴下了两滴清泪,这柳絮见状,忙从怀中拿出手绢替这李雁拭泪,这李雁伸手接过手绢擦干眼泪,声音有些哽咽地继续说道:“当年我哥哥李鸿便是为了得到这部真经而死在了那凌云峰上,想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武之中死伤几个人自是常事,当年我兄长李鸿自恃有一些本事,心高气傲,最后还是落得个花落人亡,唉——人各有命吧。”
“比武到最后总会有武功高绝者胜出,但是到这里还不能得到真经”这杨、柳二人听到这里微感诧异,询问道:“莫非后面还有前辈高人刁难这胜出者不曾?”
这李雁接着说:“高人倒是没有,只是这《流云真经》藏在凌云峰的老君洞中,洞口有高人把守,比武获胜就相当于获得了进入老君洞中的资格,那真经就在洞中,至于能不能拿到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那李雁抬头朝着西天长叹一声,说道:“想我李雁也活了这一大把年纪,至今还未曾看到过有哪一位进洞后再出来的,年轻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争抢之心,这些年也渐渐的放下了,乐得这样每天逍遥快活,想我那大哥现在坟头上的草都半人高了”
这杨、柳二人听到这里心中也暗暗的为这李雁的大哥李鸿惋惜。
杨、柳二人刚刚一直在专注地听李雁讲述凌云峰比武的事情,一时忘了顾及其他,这一从故事中走出来,才发现太阳已经落山,远处的竹林,树丛都模糊成了一团,那野兔早已烤熟了,散发出一阵阵的肉香,这杨花又去捡了好些柴草,差不多够烧一夜了。
重又把火续上,三人便围坐在火堆旁吃那兔肉,吃剩下的鱼骨兔骨便扔给那雕儿。
茫茫群山之中,只有这一老两少三个,远处瀑布仿佛永远都不会感觉到累,哗哗的水声响彻山谷,那火堆上空飘散的蓝烟和渐渐暗下来的夜色融为一体,烟和夜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