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觉得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当我们知道“一万个小时定律”后更加深信不疑,成功是需要刻苦,可往往我们都陷入了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怪圈之中。可现实是,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学生时代时,经常有这样的案例。某位同学成绩很刻苦,但就是考试成绩上不去。
在《欢乐颂》中,安迪的下属熬夜努力制作汇报方案。可等到汇报的时候,安迪却指出了汇报方案中的众多错误,好像那些熬夜加班都变成了讽刺。安迪责备几句,那员工承受不住打击进了医院。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看过了太多鸡汤文鼓吹努力就有回报,可现实果真如此吗?
静静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努力,大多数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美好表象。事实却是我们被鸡汤蒙蔽了双眼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01
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这就要求我们不再重复运用已经会了的知识,开始学习新的较难的知识。也许这一部分知识会很难,分解目标,愚公移山一样把大目标逐步分解,攻克一个一个的小目标。
当大脑适应了新的知识或能力之后,再重新跳出舒适区,重复这一步骤,往更高的山峰攀登,让自己过得不那么舒服。挑战自己的能力,不断打破之前的记录成绩。
综艺《最强大脑中》,有一部分人是天生的记忆天赋,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后天刻意训练达到的结果。
秘诀是不断挑战记忆原有的舒适区,从最开始的计算十位数,到计算万位数,再到挑战算数的极限。这些人经过刻意练习拥有了媲美计算器的能力。土豆姐在看节目的时候都惊呆了,人的大脑怎么可以这么灵活!
02
得到反馈。反馈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自己,在自己完成的过程中及时判断是对还是错。最好有一个老师,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可以积极的帮助你改正错误。否则,我们很难知道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良师益友是这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日本这样的国家,人们的工作都是终身制,许多人一生只在同一公司同一岗位上工作。
入职时公司会配给每个新员工一个老员工师傅,师徒制代代相传,师傅会将毕生的能力经验传授给你。如果中犯错,会得到师傅严厉的纠错。当你改正错误、推陈出新这样做多年之后,你也就成为了另一个优秀的师傅。
运用这一方法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会真正的学会学习,你会发现好像之前的难题已经不再困难,任何事都会豁然开朗圆满解决,学习效率更会事半功倍。
我是土豆姐,一个用心生活的姑娘。
关注我,为您奉送有品格的原创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