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5岁生母便去世,由其他妃代养。皇宫阴森,祖父万历嗜酒好色,父亲即位后一个月就突然去世,只有哥哥朱由校与他手足情深,但皇帝哥哥朱由校明熹宗更精于木工,只做了7年皇帝,因病去世,传位朱由检。哥哥委托他两件事,一是善视中宫,二是魏忠贤可任。但他入宫后处处防备魏忠贤。 (天启时已经宦官专权了,明朝之前也有皇帝玩乐不理朝政但有内阁力争。而此时内阁势弱,宦官只为谋私。)
除了阉党之乱,辽东地区边防局势愈加严峻,万历44年即1616年努尔哈赤建金。后金的崛起。萨尔浒之战。
赋税重,战争费用由百姓买单,贵族生活奢侈。==》百姓揭竿而起。天启二年,白莲教起义。
宦官专权,朝廷黑暗,边防危急,民生凋敝。崇祯接手了烂摊子,开始中兴计划。
倒魏,魏忠贤被贬,后自缢。对阉党清算,铲除阉党。
目光放向辽东,崇祯重新启用袁崇焕(萨尔浒之战有功,但后受到魏忠贤排挤),将解决辽东外患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他。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平辽东,但辽东已经坐大。袁杀了镇辽大将毛文龙,震肃一方,但擅杀大将,导致安全格局发生变化(如毛文龙的部将对其怨恨,军心动摇;明末党争严重,反对党派的怨念等)。后金南下,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己巳之变”。袁崇焕不顾部将反对,带上镇外之兵,驱驰至广渠门外,守卫京城。==》舆论哗然。说其故意引敌,失去崇祯信任。明军大胜,皇太极退兵。次日皇太极放了一个太监给崇祯代信,今日撤兵是皇太极与袁崇焕的密谋。【反间计】崇祯逮捕袁崇焕,由满桂统领各路勤王之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落得通敌卖国的罪名,直到南明时期才得以平反。袁崇焕除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原因,也有其决策武断、刚愎自用的自身原因(擅杀镇边大将、擅自做主将军队撤回京师)。
内忧:造反。农民起义军如燎原之火,由陕西向往蔓延,如榆中李自成,米脂张献忠等。杨鹤临危受命陕甘总督,安抚但旋顺旋反,最后杨鹤因叛军入狱。洪承畴接任,改抚为剿,一时收到奇效,但农民军已散入各地。陈奇豫接任,围困了李自成,但李自成诈降,陈居然答应,李自成死里逃生后复叛,陈被崇祯下狱。农民力量军再生力量强,如熊熊大火,凤阳皇陵被毁。
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昇负责西南,镇压农民军稍有起色。与此同时,辽东告急,大清国建立,皇太极即位,清太宗。清军南下直至昌平。明朝调兵来抗金,农民军得以喘息,又很快壮大。洪承畴“四正六隅计划”将闯王李自成退回陕西,张献忠兵败。而清兵又攻来,京师又戒严。洪承畴被调回抗清,北京守住了,但清兵深入内地,一番饱掠之后北归。==》两个心腹之患均已强大起来,噩耗传来。李自成趁明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进入河南,适逢河南大灾,李收留饥民,开仓放粮,提出均田免赋得口号,笼络人心,远近饥民一呼百应。“迎闯王,不纳粮”队伍迅速壮大。
1641年,清军再次大兵压境,洪承畴全军覆没,最终变节。
1642年,张献忠攻下襄阳,杀襄王贵阳王,李自成占洛阳,杀福王,剁其肉与鹿肉一起吃“福禄宴”。
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10月11日李占领西安。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这一年京城还疾病流行,死者枕藉,南京凤阳地震。
崇祯帝对国之将倾也无能为力,抄录岑参诗句: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休。君去诚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崇祯17年即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改国号为大顺,永昌元年。挥师向东,崇祯招勤王之兵,最后仅8000余人入京。崇祯最后一搏,令镇守在宁远前线的吴三桂火速进京,而此时吴三桂带着50万兵马犹豫不决。李自成攻下昌平,进犯明皇陵,焚殿烧树。祖坟被刨,崇祯号啕大哭。3月18日,北京城门大开,官兵争先迎降,农民军控制全城。大雪的夜里,崇祯带着太监登上煤山眺望,确认内城沦陷,让三个儿子换上平民衣服逃走,后宫死在崇祯剑下或者自缢。再登煤山,主奴双双解带自缢,留下血衣遗诏。3月19日,大顺起义军进内城,秋毫无犯。
明思宗朱由检18岁继位,35岁离世,在位17年,勤于政事,夙兴夜寐,以图中兴,死前几天仍每日坚持上朝,与皇兄皇父皇祖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