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与人的沟通当中,其实有好多信息,不仅仅是我们表面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话里有话,听话要听音。
而在这种隐藏的沟通里,还暗含着我们各自的心理地位有所不同。这样的沟通就有可能会导致你惹了对方,却不知道对方因为什么而生气。
今天我就和有一个朋友有点杠上了。而表面看上去我们的沟通确实没有问题。
我是邀请她到我的工作室里来看一看。在去之前我就已经告诉她,我的工作室是由一个她也认识的学设计的有品位的好朋友,帮助全面设计装修的。我隐藏的沟通信息是:她的品位很棒,给我装修的很漂亮。
我这个朋友表面上好像已经听明白了这个信息,还给我回话:是呀,她画的画很好看,她原来还是学过设计的。
进到我工作室之后,她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一会儿问我书橱是不是现买的?我回答说是家里原来的,但是书桌是后来配的。一会儿她又问我沙发是不是很贵?我说是的,单价不便宜。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又强调了这是我那个朋友帮助设计,并且家具都是她帮着采购的。而且装修也是另外一个朋友帮忙看着做的。我其实在用这个话,又隐藏了一个信息发给她:别问我这么多了,反正都是人家帮我装修装饰的。
她好像依然没有听懂。继续问我为什么要买一个投影幕布?我在她的这个问话里收到了一个隐藏的信息:其实没有必要买幕布。我的情绪就开始变得不好了。反问她幕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墙壁是什么颜色的?暗色的。然后她又追问:那这个墙上就不能投吗?我又读出了一个隐藏信息:这个幕布还是不用买。我没有立即回答她。她又接着问:那你的墙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的?我简直开始变得愤怒了。接收到的隐藏信息是:你用白墙不就不用买幕布了吗?
她的这些话就像是抛给我一个饵料。开始勾动我的情绪,我开始进入了一个心理游戏:“你比我聪明?啊呸!”源自我有一个欲望和弱点:其实你想到的这些,我早就想到了。而且不仅是想到了,其实我比你更高明。
接下来我的反应就是情绪变得生气,说话也开始带有攻击性。如果她不是我的朋友,我很有可能脱口而出:你管这么多干嘛?又不是你的地方,又不是你花的钱!在当时的情形底下,我还是压住了一些情绪。但是已经变得不那么淡定和自在,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我估计都是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爽。我说你刚才问我这么多问题,我都回答你好几遍了,是朋友帮我装修设计的,你还问。让我觉得特别烦。
我这个朋友很惊讶。她后来说,心里感觉很受伤,都想要流泪。她说:你是跟我说了几遍,但是和我问的这个问题没有关系呀。哦,她这个说法真的让我崩溃。因为我以为她能够理解我隐藏的信息。
所以我们俩这时候的沟通,已经进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这时我们的身份也发生了转换。她原本没有恶意,只是想为我考虑。后来我和她证实她的想法就是这样,她想假如我使用白墙,就可以省下一笔贴壁纸的费用和购买幕布的费用了。这是站在一个拯救者的角度。
而我收到的信息,则是对方站在一个权威或者父母的角度,对不明白事理的孩子的教导。我心里的想法是:当初我们进行设计商量的时候,就决定不采用白墙,以塑造氛围为先。你这样说就好像贬低了我朋友设计的价值。而且我的壁纸都已经贴上了,幕布都买回来了,难道你想让我为了你的理念而拆掉重装吗?你这样到底是为我省钱还是让我费钱呢?多管闲事!
我把她看作了一个随意干预我决定的迫害者,而我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所以我就想奋起反击,我转变成了一个迫害者,打击报复了她这个可怜的受害者。
这使我们的沟通已经偏离了相互的信任,没有了诚实亲密而开放的关系。结局是两边的感受都不好。
心理游戏就是这样一遍一遍,重复相同的模式。而当事人双方最后都会有不好的感觉。人们玩心理游戏是通常它能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者是打发时间,或是强化早期对自己或者对别人或者对命运的看法。
我再次重复了我的人生脚本:你看,总是有人要来控制我。
而我的朋友则重复了她的人生脚本:看,我总是好心没好报!
我们双方玩了一个多么成功的心理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