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有不少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贪嗔痴恨爱欲恶”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
佛教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至于六欲,倒是很明确,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需求或愿望,因此就成了“色声香味触法”。
解释一下八苦:
贪:对顺境的贪爱,想要得到,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境的憎恨,没有顺心意就发脾气,意气用事。
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善恶不分,意气用事。
怨憎会:和恨的人、不想见的人一直见面,心中痛苦。
爱别离:与亲爱的人、事、物离别之苦。
求不得:不能如愿,得不到想要的。
五阴炽盛:“阴”字,是“遮盖”的意思。有五种事情(色、受、想、行、识)遮盖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里头迷迷惑惑,造出各种的业来。所以那五种事情,就叫他“五阴”。因为有了这种五阴,那贪、瞋、痴的心,就着牢在这个五阴上头,像火碰着了干柴一样,就会烈烈烘烘的烧起来,所以叫做“五阴炽盛”。这“炽盛”两个字,本来是“火势旺得厉害”的解释。现在借这“炽盛”两个字来,譬喻这五阴的。并且譬喻这五阴的迷惑人,容易得很,像干柴容易着火一样。
色受想行识:凡是有形像可以指得出来的,都叫做“色”。“受”是受着的种种苦的、乐的境界。“想”是心里头转着的种种好的、坏的念头。“行”是心里头持的念头,一个去了一个又来,接连着没有停歇的意思。“识”是分别那种种境界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