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第二期中,大家终于见到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李成儒“大战”郭敬明。
只是这一次,挨骂的却是主持人大鹏。
一、李成儒的“愤怒”
节目中,因为郭敬明送出一张代表着极高权限的S卡,李成儒“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时候“最佳辩手”郭敬明试图插嘴辩解,老李斥责一句:“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别人”。
或许因为这句话太过咄咄逼人,甚至还有一些“倚老卖老”的成分,作为主持人的大鹏不失时机地强调自己的观点:
是,我们是小小年纪,我们也拍过几部电影,作为让人尊重的前辈,我们都曾小小年纪过……
这句话的含义是:谁也别装爷,我们都曾是孙子。
随即,他做出表态:这次我站郭敬明。
明明是两个人的论战,为什么主持人还下场“拉偏架”?
这一波操作,让“救场小能手”赵薇都有些发懵。
其实,大鹏急于“站队”,是因为他并没有读懂李成儒话里的“潜台词”。
李成儒说“要懂得尊重人”并不是单指郭敬明抢话,而是在前面的两次点评中,郭敬明的做法太过“明目张胆”。
第一次,李成儒点评《以家人之名》组的表演时,他表示三位演员台词功底不行,有一些台词说的听不清,需要加强。
这是很中肯的点评。
但是接下来到了郭敬明点评时,他特意强调:台词没有问题,我觉得很好,又不是选话剧演员,对台词没必要那么苛刻。
这就是很鲜明的针对了。
第二次,李成儒点评《最好的我们》这一组,他说两个男演员中自己比较喜欢马伯骞。
但是他们的表演在细节处还不到位,希望演员们多加注意。
接下来到了郭敬明那里,他赶紧说自己喜欢另一个演员费启鸣,而且表示他们的表演很细腻,哪怕是在大荧幕上也经得起考验。
总之这一期的郭敬明,似乎卯足了劲较劲,“凡是李成儒赞成的,我就反对”。
我们都知道,“打人不打脸”,郭敬明是有意打出声响。
因此,在李成儒点评“S卡事件”时,他说的“要懂得尊重人”是包含在这两次点评中隐忍的怒火。
但是,李成儒若是因为这件事就大发雷霆,也难免显得“小家子气”,其实他的“怒火”背后,还有陈凯歌和尔冬升的“煽风点火”。
二、“老狐狸”们
在郭敬明将S卡送给演技很差,几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小鲜肉”时,后台观战的演员们非常不解,“虎虎”的董思怡直接表示“好离谱”,当初被批评“表演的像小偷”的张大大也表示自己很“迷惑”。
除了后台的演员,作为导师的的陈凯歌和尔冬升其实也非常不满。
尔冬升表示,前面受凯歌导演影响,说是以演技为评选标准,现在怎么……玩还是不玩了……
当时的现场一片尴尬,他自我解嘲说是“开玩笑”。
而陈凯歌导演明显变了脸色,但他还是隐忍着只说了一句“很惊讶”。
一向以“救场小能手”著称的赵薇也只是表示“有不一样挺好的”。
这群老狐狸。
即使心里不满意,但也绝不会鲜明表示出自己的不满。
但陈凯歌和尔冬升同时看向了作为“鉴影员”的李成儒。
他们频频表示李成儒老师“表情很迷茫”。
其实作为“人精”的李成儒又何尝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但他最终还是那个不怕得罪人的“愣头青”。
如坐针毡,如鲠在喉,芒刺在背。
即使如此,他还是表明了自己是“鉴影员”,却不得不对导演们发S卡的行为作出点评——这其实就是“打脸”了,这本来不是我的事,是你们做的太差了,的确让人看不过眼。
陈凯歌也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在后来他接连表示,“自己是个老实人,会严格以演技为标准”。
话里话外,都是对郭敬明的揶揄。
三、“情商试金石”
只有在退潮时,才会发现是谁在裸泳。
《演员请就位》第二期节目,完全成了大型“情商试金石”,在这一次测试中,一直保持盈盈笑语的赵薇和“老谋深算”的陈凯歌,才是真正的高手。
郭敬明的诡辩很厉害,他将矛头又转化为“李成儒不能不容不同的存在”。
其实我们都知道,李成儒不是不能容忍“不同”,而是不能容忍“差劲”反而被鼓励。
在这样的真诚面前,再厉害的诡辩,也不过是“雕虫小技”。
但是,最后“翻车”的却是最不应该的主持人大鹏。
纵观整场节目,作为导演的郭敬明资历很浅,甚至比不过同样资历浅的赵薇,他很明白自己参加节目的主要作用就是“挑起事端”,制造爆点,这一点,他完成的非常好。
而李成儒,他坚守了一个演员的立场和原则,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这档节目的底线,如果李成儒离开了,这档节目就垮了。
至于大鹏,作为最应该保持公正的主持人,他竟然夹杂了太多个人观点和情绪——甚至,这些观点,因为他的观察不够细致是错误的。
因此,在这一场测试中,大鹏被骂,真是活该。
今日问题:大家怎么看待大鹏“站队”郭敬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