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举(1936—)四川成都人,擅长磨漆画。195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闽江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作品有《盐场》《鼓浪屿》《老子出关》(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九歌》《兵车行》(为福建省美术馆收藏),《九歌·山鬼》《火烧赤壁》等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

漆是一门学问,它承载着深厚的古文明
福州漆器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根据就是:从今天已知的考古证据看,在八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就已有了漆器。但它也只是已经发现的漆器中最早的一件而已,而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件。即便如此,中国也足可称世界漆文化的源头了。
而福州漆器是中国漆文化的代表。中国今天还有北京、新绛、成都、扬州等地在生产漆器,但北京只做剔红,新绛只做剔犀,成都做卤漆,扬州做平磨螺钿。而福州则包罗万象,名家辈出,成了今天全中国全世界漆艺家的朝圣之地。所以,只有福州漆器能代表中国漆文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漆画
中国八干年的漆文化,都是以漆器为载体的,漆器是漆画的祖宗。大学者郭沫若曾充满激情地赞美“灿烂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中国最早的朝代——四千年前的夏、商、周。伟大的青铜文化因其古老而成熟,所以受到郭沫若的称道。但青铜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消失,而远远早于青铜文化的漆文化,却连续不间断地发展至今天。这真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漆画出现才几十年,我们怎敢不敬畏这段伟大的历史。八千年漆器技法的积淀,便是20世纪漆画诞生的基础。

关于唯一性
漆画是东方艺术,它的优势也在写意。漆画使用的黑漆、透明漆、金、银、螺钿等,其材质之美本身就独特之至,那么辉煌,那么古朴,那么含蓄,又那么多彩,透露着莫可名状的历史感和神秘感。什么叫历史感和神秘感?我认为就是一种古色古香的、和现实世界有点距离的感觉,是一种“距离产生的美感”。漆画媒材表现这种感觉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施展空间。现代漆画自20世纪出现以来,经典之作无不具备此特点。在今天,漆画家的队伍无疑是扩张了,庞大了,但认识到漆画的“唯一性”者,也只有少数。多数的所谓“漆画”,最多只做到了“用漆来画”。但就其审美追求和实际效果而言,都是可以用“非漆”代替的,甚至用“非漆”(如油画颜料、水彩等)画出来,效果可能还更好,而且省钱省力省时。辛辛苦苦地干着这种不智之事,历史感、高贵感、神秘感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可见漆画的“唯一性”多么重要。

来源:百谷王数字艺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