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网课学习,在韦校长的引领下,钟院长的指导下,同学们的陪伴下,一路走来,我从对心理学学科的疑惑,开始打开心门尝试体验式团体心理学教育模式,探索未知心理学领域。教师,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伟大的雕刻家。不仅为孩子传播知识,还是孩子的品格塑造者,智慧和心灵的启迪者。教师拥有一颗积极的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徘徊于黑暗中时,为师者及时为孩子点亮心灯,以心灵温暖心灵。当今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还必须深刻地领悟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龄不同的心理特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身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实施干预,并给予心理疏导,避免悲剧的发生。预防大于治,所有行为都是心理的表现。孩子心理快乐时,欢呼雀跃,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作为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团体体验式心理学技术,才能应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令人头疼的事,面对困难,我们的心遭受外界的压力而受挫折,心中生出颓败感。这时,老师即时给自己加油。
首先提升教师心理资本, 抱团取暖——教师依靠团队的力量成长自我。在团队中,汲取力量。刚开始一个月学习,我对心理学网课一头雾水,接下来时间我强迫自己看书,听课记笔记,疏理头绪。渐渐地我融入到这个团队中。感恩遇见了韦志忠校长、钟院长和同学们。韦校长敬畏生命,对生活的热情感染了我。钟院长的耐心,同学们的学习精神,令我感叹。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充满正能量。这是一个温暖的团队,大家紧紧抱成团。我如沐阳光,尽情地吸吮着阳光雨露。我调整心态,微笑着面对课堂,面对我的学生们。孩子们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一下课围着我唱歌,欢快地叫嚷着"老师!老师!"。我一直思考探索:如何有效地运用团体体验式心理学服务课堂教学,服务学生。结合学科教学情况,我将学生分成6个组,课前5分钟热身,学生亲自体验Bingo游戏,培养学生合作团队精神。
二、立规矩不压制孩子。遵循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但不越规。教学过程中我总会遇到调皮捣蛋,种种问题的孩子。上课总爱动来动去,或一个人坐角落里不作声,自己玩撕纸,啃指甲。这些孩子习惯了老师的冷落。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我深刻的意识到:老师、同学们的冷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为了帮助孩子参与集体,认识自我,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温暖。我视频播放<<幸福歌>>,孩子们围成圈,边唱边找朋友,拍拍手,跺跺脚,创造暖场氛围。
只有激发孩子内心的学习动力,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我有选择地实践体验式团体心理学技术,时间很短,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情绪,让更多同学以饱满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态度,决定孩子做事方式。有的同学走得慢,有的同学走得快。对于慢热型的,我们善于接纳。对于孩子的犯错,我们应该去包容。我们是孩子的人生教练,而不是说教者,拯救者。多多赞美孩子,寻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天性好动,课堂上规规矩矩坐着认真听课不超过十分钟。我遇见一位A同学,他总喜欢不停地左右晃动身子,吮食自己的手指头。每次背书,他都能流利地背出来。点赞他不到2分钟,又开始转动身体。我唯一能做的,不去盯着他的缺点,找闪光点,并放大他的优点。不吝啬赞美,时刻关注孩子,不失时机地点赞他们。
三个月地学习磨炼,我终于养成了静下心来思考的习惯。将所学的心理学理论技术,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在学校心理学网课学习过程中,我初步掌握部分心理学技术,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提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学好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敢于实践,体验感知心理学团体技术在实践中运用效果,才会走得更远。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心理学这块领域,我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