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三周的课,中间只有周日下午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第四周上到周五中午十二点,休息两天半,到周日下午六点前。期间还有不少于两天的假期作业。——这是很多考上大学的人曾经十分熟悉的生活,好在人不能老过这样的生活。
高三党,提起上课有如上刑。尤其是周六周日,连续两节连排,多是训练做题,让人不胜其烦。但是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于是,衍生出许多的应付招数。当然绝不会是浪费时间,只是暂时远离了题海而已。比如今天这节课。
又到周末连排课,学生们有如死娃子灌米汤,——哀,衰,蔫儿,无知、无畏又无所谓,早提不起半点精神。这时候老师有责任去招回学生的魂魄,唤起学生的精神,我也不忍心继续折磨残害他们,于是上了一节偷闲的课。所谓偷闲,就是可以让紧绷的脑筋暂时松弛下来,过另外一种生活。
这节课放了三个小视频,看了两张图片。第一个视频,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小男孩”,是一段不完整的纪录片。记录二战时期美国人投掷原子弹的过程。视频十五分钟。看之前,我说可以边看边设置问题。看完后学生一起讨论了几分钟。总结出这样几道题目:发展核武的目的是什么?“小男孩”和“胖子”的区别在哪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将军给执行任务的上校颁发勋章,他为什么还要内心不安?
第二个小视频是介绍法国电影《触手可及》的,讲述的是一个黑人小伙照顾一位身患残疾的贵族老头的故事,传达出爱心的无穷力量——想去拯救别人却最终被被人拯救。介绍人很有意思,说话风趣幽默,抓住了一个关键词“钝感力”。此片放给学生看,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钝感力,能经受住生活的磨炼和打击。——这有抢班主任的风头之嫌。这段视频十分钟。
第三个小视频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小提琴手”。讲述的是,纽约地铁里,一个女孩忘我地拉着小提琴,美妙的演奏堪称完美,却没有一个路人为之驻足。可是当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竟然引来一千万人的观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女孩是身价上百万美金的小提琴手林赛-斯特林,她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站在音乐会舞台上,她是最耀眼的明星,她的演唱会场场爆满,门票供不应求。可是,当她褪去华服,乔装成最朴素的样子,在纽约地铁里演奏,甚至没有一个人看她一眼。我把这个视频给学生看,是想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说,这个视频可以作为作文题来训练,有兴趣的可以一试。这个视频三分钟多一点。
另外看了两张图片,一张图片是《小学生守则》集锦。生活中总有一些好事者喜欢做一些无聊的事。比如有人把几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放到了一起。第二张画面是李嘉诚和首都机场大厅的油画。说的是李嘉诚来大陆投资及最后撤离的故事。我觉得这些图片值得一看,至少可以引发学生的一些思考。
这样一节课,教学目标呢?教师引导呢?学生活动呢?小组合作呢?课堂评价呢?数来数去大概只剩讨论还符合要求。其余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不堪一说。从传统意义上讲,这也能叫课?但我却觉得踏实。一节课好与不好,在于有没有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共鸣、激荡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