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没能回老家,于是想着清明一定回去一趟。
火车硬卧车厢,一夜此起彼伏的鼾声,间或个别婴孩哭声、手机节目外放声、窃窃低语声,阵阵的滚雷声,声声交替隐约......迷迷糊糊中正与庄周畅游,“哐”的一声,好一个急刹,惊醒梦中人——
火车停在一个站台,本没打算动弹,可是过了很久很久,火车好像休息了一般,没有启动的痕迹,于是好奇起来,这是到哪里了呢?
起身到了车门处,乘务员在门外站着,回我这是桃源站。
桃源?!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赶紧倚得车门,往站台上瞟了两眼——桃源,果然是桃源!
作为身为拥有古武陵历史的常德人,自小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捕鱼为猎”的时候,内心就格外自豪,加之父亲的桃源师范学子身份,内心对桃源便多了几分天然的亲切,也带了些许的期许与向往。
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的学校都会组织春游,目的地大多是桃花源,我们作为教师亲属其实是有机会参加的。可那时,总觉得桃花源就在不远处,要去一趟很容易,竟一次也没有成行过。后来长大了,离家千里,每次回去,总觉陪伴家人时间都短,也一次没有去过桃花源。再后来,父亲过世,渝湘高速通车,我便开始每年开车回老家,桃源是必经之路。
每每路过桃源,都会不自觉想起父亲,想起父亲从那个贫困的小山村,挑着行李担,颤颤巍巍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两天两夜风餐露宿,才终于来到他跳出农门、开启梦想的地方,不知当时他在桃源师范的学堂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样的经历。但于我,桃源俨然已是父亲的代名词,在这里,我好像依然能触摸父亲的心跳、感受父亲的怀抱。
于是,每次自驾回老家,都必然在桃源加油站一歇,呼吸一下桃源的空气,仿佛这一呼一吸之间,便完成了自己和父亲的天地间灵魂对接,完成了自己于桃源间几十年交情的浅吟低诉。
果真是桃源,我心跳就那么快了起来,又默默按耐住,倚靠在车门边,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呼吸着,尽最大可能呼吸着,想把这桃源的气息,这父亲的味道,这许多年我们之间浅浅又深深的擦肩缘分,深深地吸尽,吸进心底......
宁愿在这样的感觉里沉醉,永不清醒;宁愿在这样的倚靠中变成雕塑,永不终止。
“咚”,乘务员上车关门的声音终还是把我拉回现实。慢慢地,车又启动了,并很快提速后,继续匀速前行,直奔生我养我的家乡而去。
我已无意休息,静坐窗边。窗外天已大亮,淡灰色的天幕透着一股清丽气质,氤氲的雨气和晨雾飘散在空气中,尽管隔着玻璃,鼻子里、身体里已充溢着清新、香甜、水灵的气息。暴雨过后的雨点驻留在窗棂,点点滴滴洒在玻璃上,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雾天一色、树影蒙蒙、水田绿幽,还是儿时模样;大路电网交错,红屋小陌映朵,车马川流而过,早已不是往昔情景......
一幕幕美丽乡村在眼前飞过,一樽樽桃源画页在脑海翻过,很快,桃源被火车抛在身后,乡村被记忆留在梦中。
成长着、前行着,老家好像越来越远,又越来越近;心也越来越动,却也越来越安......
或许,总有一匹狂放不羁的野马,想要在无垠原野里纵横驰骋,缰绳数百次被冲击,又无数次地回弹。
可奇怪的是,只要见到桃源,回到老家这块土地,野马便不觉少了野性,内在火山一样不断喷涌蓬勃的熔浆,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管道引导,自然温驯、有序、怡然自得起来。
或许,擦肩而过的桃源,便是父亲灵性的驻地。亦或者,总是擦肩而过的桃源,如《桃花源记》所谓,桃源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