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被一阵细微的雨滴声唤醒,竟迫不及待的想要跑出去感受一下。在阳台打量着窗外,思绪不禁飞舞起来。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自己的床铺靠近窗户,每每天空下起了雨,我都会第一时间感知到,于是幼小的心灵便开始泛起波澜,因为在那时的记忆里,下雨天代表着不用上课,代表着可以在温暖的被窝里缱绻一整个早晨,代表着可以数一早上的蚂蚁,然后吃掉妈妈准备了很久的早餐,是了,总之下雨代表着一切美好就是了。
我喜欢下雨,更喜欢听雨,喜欢听那种细细的雨,与瓢泼大雨不同,我认为细雨才更有韵味。沙沙沙的小雨滴连绵不绝的与大地接吻,轻柔的滴落声一丝丝连成了曲,真是应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小弦切切如丝雨,那一丝丝,一阵阵,不正是琵琶弦上奏出的相思吗。看不清,却可以摸得着,听的着,恰恰是这种专属细雨的朦胧,满足了我对《雨巷》中的那条悠长小巷的所有期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一把油纸伞,一条雨巷,遇见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恰巧我的心情同天气一样氤氲、复杂,在一片朦胧中,我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姑娘啊,这是何等的福分,才能与你有如此一般的邂逅,又是修行了几世的善报,才能与你有如此一般相逢?我不禁沉醉于文人笔下,竟不愿醒来。我想,那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定是只有细雨才能塑造出它的韵味,如若不然,又能是何物呢?
我喜欢听细细的雨,这与我的性格分不开,忧郁沉静,多愁善感,而坐在门楼下听细细的雨,是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每当此时,我总是会幻想到李清照所写的场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细细的雨滴滴落在梧桐树上,梧桐叶子被洗刷的透亮,我就一直这么坐着直至黄昏,听着雨声滴滴答答,愁绪突然涌上心头,难以排遣,这细雨也是够无情,为何要如此折磨于我。每当我幻想到此刻,心头便止不住的忧伤,那巨大的哀伤将我整个包围起来,可无情的是细雨,为何要让易安居士承受如此大的痛楚呢?其实我明白,细雨本就无情,是人多情罢了。跨越时空的距离,我竟与古人彼此心灵相应,这种乐趣你可体会过?
说到听雨,那肯定离不开蒋捷所作的一首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初次读到这首词,精神恍惚了不止三分钟,呆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遍又一遍,词人说,年少的时候,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正是这首词,使我彻彻底底爱上了听雨,其中一句“断雁叫西风”最是叫我欲罢不能,每每读到这句,那种莫大的忧伤便阵阵袭来,无论是伪装的多好的坚强外表,在这句词面前也变的不堪一击,那脆弱的面具也在这句词下不复存在,后来我知道,这就是共情,我貌似与词人一般,都是那只离群的孤雁,毕竟面对生活中突然而至的痛苦和离别,我们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和无力,所以啊,顺其自然吧,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不是吗?
听雨,独爱细雨。那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安身立命之法,那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宽阔胸怀,那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吸,那是一种参透人生的大智若愚。
如若不信,你听,屋外响起的不正是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