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身在人生而,蒙昧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你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然后发几句平叙,吐一有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印证,联想到做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谈论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他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仪式,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鸟览方位。
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空,静静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的语言流于事件,大家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的,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竟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身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的乐章在尾声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的演奏。
凡此种种,都是遗憾。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太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地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滴,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一样,那么,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
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的推演,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以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期待契合。
他叫莫里斯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16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韩老师测,宣布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教授讲了14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40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书中讲述道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乐于做个孩子,但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我们当今社会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等等,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们,一生所需要的一切?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退后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严格的需要变成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直球,许世安居,但装潢无法把这种需求,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上班了,总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凡夫,d对别人说这么说,别人又反复的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们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的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