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自我打算成为一名教师,我便留心过这句话,但那时我仅仅是惊叹于这句话所传达出的难以言表的教育艺术。而今,为师临近一年,再次想起这句话,我只觉“路漫漫其修远兮”!
还记得刚刚走上讲台做自我介绍的心情,紧张又欣喜,从那时我便推开了“教育事业”这扇窗。我以为“持证上岗”,代表我够格了,而拿起两册轻薄的人教版课本,我却是一筹莫展。教什么?从何教?又如何教?
学校关怀备至,给我们递上“师徒结对协议”,于是,我有了学习效仿的榜样。每节课前,师父们都会精心指点,助我磨课试讲。师父们的课堂也一直“敞门欢迎”,自然也就成为我的流连之所。
一课一课,一日一日,从刚开始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慢慢地,我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坦然淡然”。大约三个月后,我便有了第一次展示课的机会——在区工作坊开展一次公开课。刚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我一边是狐疑,一边又是激动,狐疑的是初出茅庐,如何能担如此“大任”?激动的是馅饼砸中我了,哪怕被“赶鸭子上架”,我也愿意。
容不得半点延迟,我就投入了展示课的准备工作。面对遍地资源——教材、课标、教师用书、教学设计、网课视频……,眼花缭乱,我无从下手。但不能停,“撕开一个口子”再说,就这样边想着边做着。师父们从不吝赐教,大家都献计献策,我们合力不断修改,不断试讲。
展示课当天,总体授课效果良好,我也算是达到了师父们口中的“人们对于一名新教师的期望”。展示课的顺利开展,给了我站讲台的信心。若说我是一只被赶上架的鸭子,那么在“架子”上,我看到了自己“白天鹅”的梦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从为师数月,起初“不懂为师,不知爱生”,到如今,慢慢地,我开始关注学生,但对他们的内心,也只是略探一二。
我认真看过孩子们的眼睛,看着他们眼睛,我手中的粉笔会慢,嘴里的语速会缓,甚至是我的表情也会温和许多。孩子们回馈给我的,则是目不别视与耳不旁听的专注。
我懂得了,教育要“关怀备至”,要“深思熟虑”,要“小心翼翼”,如此才可能懂得,懂得才可能真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学一时,然而教育终生。三尺讲台,千秋事业,三钱粉笔,万钧重担。教育者之责任,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党员,我想在此明志,借用冰心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我(598号)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31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49篇日更原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