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闹中取静,居闹市区但进山门后便觉十分安静。夏天寺庙提供糖水菊花茶,每隔一小时便有义务讲解员引导讲解。寺庙内游客众多,僧人遵循自有秩序做功课午餐。
正逢寺院内午饭时间,斋房将一个个白铁皮桶拎出放到小推车上,车桶中盛放各式素食。婆婆说这些素食没有上海静安寺的素食丰盛。一位僧侣身着玄衣,在众人注目礼下敲打挂铃,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身心沉浸在一个安静的境界中。其余僧侣鱼贯而入,唱了长法号,里面响起碗筷声。过了一会儿敲铃的和尚再次走出来,托碗在斋房外一石柱上放一团米。
文殊院即文殊菩萨的道场寺院,文殊菩萨是那位身骑六牙白象的菩萨,是大智慧化身寺庙。
寺庙规整体量齐备。同时寺庙一直设有佛学院,有专科和本科之分。院中不少字体优美的碑林书法作品,有小花园,旁也有茶馆,不远处是成都美食街。感谢成都的同学引荐,这座寺院处喧闹而自静,旁世俗而不浮躁。
寺庙内有许多有趣的对联,比如了了对联,已深入人心。在碑林书法中也能看到这种诙谐通透的对子。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文殊院的碑刻也值得一观。
文殊院的碑刻多大气而有力,多诗歌及劝诫。一缕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旁边茶馆悬挂不少字体漂亮的句子,一步一景亦哲理。
文殊院是一个可以待一天的地方,但尽可能不要打扰僧侣生活作息。
文殊院等于美食?这话不假,成都人掌握着梦幻生活的钥匙,愣是把文殊院打造成另一个代言人。
钟水饺,甜水面,担担面,锅盔,冰粉...谁能想到这些美味小吃和地道的成都美食就在文殊院一带。在成都人这里,去文殊院就是去吃饭去聚会。
因为品尝过文殊院一带的美食,孩子早饭不吃,只为空出肚子留给甜水面。
下午我们赶往市中心春熙路太古街一带,到那里去看看一个别样的书店。
一家巧妙利用地形的现代书店,融合建筑设计,潮流前线,知识阵营的当代书店。空调开得很足,许多人行走期间或坐在楼梯上看书。除了空调开得很足外,其他没有什么缺点。
方所的风格符合四周太古街的摩登氛围。明清老屋着旧袍藏二次元之心,太古街上的俊男靓女真多。高大尚的地方多华而不实,这里适合看看。
暗处的歌声,
歌唱着美好的时期,歌唱着美好。
歌唱着,回到一首歌里。
这里的歌声是装进玻璃瓶里的金丝鸟,诗歌离它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