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后,与自己和解

三十岁几岁,你会渐渐参透人性底色,明白最深层的本质,往往藏着自私与孤独。罗曼・罗兰说“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看清人性底色,是懂生活真相的重要一步。看清这点,便不再向外求,不再依赖他人,也不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他人靠近,是因你有被利用的价值;远离,只因你已无关紧要。

人生本是一场体验,上学、工作、婚恋、失恋、失业、失败、迷茫,乃至疾病与死亡,不过是沿途风景。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接纳所有发生,允许遗憾、挫败、无常存在,甚至允许自己不被喜欢,把每段经历都活成值得铭记的故事,方能寻得内心自由。很认同一句话:“皮囊或不完美,灵魂务必高贵。温柔一半源于学识,另一半是撑风骨的涵养。” 守好自己的小世界,对他人的世界则顺其自然。

岁月会在面庞刻下沧桑,时间教人洗尽铅华、回归本真。我们会对亲人多些温柔,不再与父母、伴侣、子女较劲——他们是最亲近的人,别因小事伤了感情。也学会和自己和解,接纳不完美,多瞅优点。过去的就放下,就像挡风玻璃比后视镜大,因为前路远比过往重要,恰似泰戈尔所言“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别让过去挡住前方光亮。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克服它、做到包容,是种教养。人这辈子,最该学会的不是挣钱或装扮,而是无论论风雨多大,都能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就像尼采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把风雨当滋养,把快乐当铠甲,才是生活的强者姿态。

出生无法选,婚姻靠运气,唯一能掌控的,是情绪调节力。若被父母疼爱、良人相伴,就好好珍惜;若亲情淡薄、遇人不淑,那就好好为自己活。人生够苦,别再让自己憋屈,如同塞涅卡所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学会和境遇和解,先让自己舒心。

常言“雪怕太阳草怕霜,人怕没钱情怕伤” 。你实在,骗你的人就多;你有用,找你的人就多;你没用,远离你的人就多——这就是现实。人缘好的关键从不是单纯善良,而是自身价值。你若优秀如花开,世界都沾芳香;有实力,关系自会顺畅。别抱怨世态炎凉,提升自己才是正途,正如歌德所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

人生如戏,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演好自己的角色,欣赏自己的“表演”,让一切随缘,便是最自由的状态 。就像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在自己的剧本里,尽情绽放,也从容欣赏,这就是生活最美的模样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