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②,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与他。


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有一篇必背古文,叫《逍遥游》,逍遥游中有一句话叫做“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过去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有很大的感触,但是无意识是站在分别心的角度上来看的,当我做的好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仰时,不会有骄傲溢满之心,当我依然站在做得好的这个位置上时,有人不理解从而抵触时也不会多加沮丧。自己的心情不受外界所困。

过去我自己的理解看起来没问题,但是如今却有了大问题,因为我的解释是有很鲜明的分别心,有一个很鲜明的假设,当我做的好的时候,我没有考虑过当我做得不好的时候,当我去捡垃圾的时候,当我去服务一些我不喜欢的人的时候。分别心的假设就说明我还是有过分看重尊严、过分看重荣誉、执着于“贵",别人要敬仰我的想法。

但事实上,执着于贵。执着于好,也是一种执着。有分别心就不能包容万物,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能包容万物,不能够消除分别心,也就没有了地的广博和容量。

“贵”也是一种祸患和麻烦,追求过度就是过犹不及,执着于自己所谓的尊严不是贵,因为只要执着,不论有没有人专门来挑战,都会有一种被挑战的想法,都会生怨憎的心,这样的人执着如此,又怎末能修心成功呢?真正能够和光同尘,向大地一样,宽厚博大、被人踩在脚底下也是一样的,并不会有受辱的想法,这个才是贵。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坐院中云卷云舒,没有什莫是不变的,唯有变化才是永恒,执着于”贵“,执着于自身的”贵“就像是一直抓着不存在的东西一眼,也是在贪恋红尘中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乎古代那些用尽一生去追名逐利妄想要高人一等的人吗?不过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我要怎样怎样,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人配合。

我们的宠辱自安,不能只顾着辱时安,亦不能辱时安是为了他日宠,他日宠时安是为了维持宠。胜不骄败不馁不是为了自性而是为了能够维持成功、获得成功。这都是很难看破的执着。

因为不管是宠也好,辱也好。富贵也罢、贫穷也罢、光荣也罢、潦倒也罢,都不用在乎,都不会动心,光明来了天地是天地,黑暗来了天地依然是天地,没有净垢分别心才能升起海量,大地才能够包容一切,这才是自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