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能信得过吗?---这一章节关于相信,做了阐述。儒释道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很深远,儒家侧重世间社会的人文关怀;佛道两家则更多在出世法上对众生进行心灵的救度。很多高僧大德都是由儒转佛的。云谷禅师短短的谈话中引用了《论语》《孟子》《尚书》《诗经》《易经》。他不是卖弄学问,是借了凡先生引用孟子的话,更加的苦口婆心。特别是最后的一句“汝信得及否?”你不信我一个老和尚,总该信圣人的话吧!
信则能入: 了凡先生经历了信命→认命,而云谷禅师又告诉他可以立命→改命,人生多么美妙啊!
破解人生成功的方程式,第一步就是“信”。水境居士认为这个信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心胸,是一种勇于探索和不甘守旧的科学精神。
信就做,就验证,不徘徊不前,半信半疑;也不进进退退,一事无成。
一诺千金: 水境居士又关于信利用这个章节说了诚信危机。举了过去历史的很多例子。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信是相对不信而言的。因为一个婴儿是没有信或不信的问题的。爸妈说什么做什么,慢慢地又有其他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了,这时他才开始分辨信还是该不信。所以,信是先天的,不信是后天的。
了凡先生信了,做了!而且自己与自己定下契约,见证人是上天。
不会画符被鬼笑:画符也好,向天祈祷立命也好,要诀就是“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一念不生,下笔如同混沌初开,一笔挥成,念头澄清中间不做一丝停留,这样的符就灵验。“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佛门十来偈: 云谷禅师再一次引用孟子老先生的话,说明不二法门的道理。水境居士阐述慈嗔本是一体,贫富本来无二。引用了佛门里的十来偈: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㤭慢中来。
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愚痴者破戒中来,智慧者持戒中来。
想要有钱,先布施;想要收获,先耕耘;
想受人尊敬,先学会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