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生就是个爱花花草草的人,有时爱用相机留下它们的姿容,有时干脆在家养起来观赏,几年下来,死了又买,买了又养,总不改喜爱之本性。
随着华龄的渐长,我逐渐悟出了一些养花的诀窍如:富贵竹、吊兰、绿萝、龙须十分喜水,三四天浇一次水且浇透。而绿萝要少晒太阳,有光线就好需通风,吊兰可以多晒太阳。蟹爪兰喜温润环境怕强光直射,耐旱怕水涝,不宜多浇水。仙人掌耐旱不用常浇水,保持通风就好。小宝石花吸水但又不喜润热需浇少量水,多浇几次,需多通少光照。玻璃翠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需调整浇水的频次,要充分光照和勤修剪。各类小多肉不需多浇水,平时要保持通风,可以多晒太阳,但不能直接接受强光的暴晒且要注意时间。各种会开花的是最难养的,我养的不管怎样好生看待,几乎无疑幸存。
摸清了各类花的习性,我们需根据各种类花的品性顺势而为,花草就会长得茂盛又有精神。反之则枯萎干枯及其营养不足。花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你对花用几分心,它也会以几分美姿来回报你的厚爱,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上天是公平的不会亏待任何用心的付出。
花如此,更何况有感情丰富的人呢?养花亦如养人。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总是千篇一律把各种条条框框强加于他们身上,想把他们培养成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人,却忽视了他们是一个个有生命有个性的人,不是机器制造出来的标准商品。我们按照同一制度教育学生,表面看是乖巧懂事了,其实己大大抹杀了他们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我们按同一尺度评价学生,表面看是公平公正,其实己大大毁灭了人的个性,把他们推向重知识轻能力的路上。
走向社会上了,我们才发现这样的人没个性缺乏创新力,这样的人死搬硬套缺乏情商,这样的人极端偏激没有受挫力……这时我们才发觉他们都是温室内的花朵,只能娇生惯养享受生活经不经暴风雨的洗礼,这种人只能眼睁睁的被淘汰出局。
通过养花我突然领悟到,原来我们所抱怨的一切皆因我们忽略了事物的成长规律,我们应该像养花一样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一概论一刀切,在共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只有用养花的常识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规律和过程,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