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烧出有情怀的陶瓷?


三更半夜干柴烈火 美得眼睛要怀孕了 331

余元枫,陶艺教师,柴烧匠人。2000年读到一本《做陶的法国女人》,被书中所介绍的乐烧技法吸引,萌生了当陶匠的念头。因为生性爱火,2004年开始接触柴烧,他喜欢这种火与土的直接对话,由此对柴烧的尝试便一发不可收。

余元枫对柴烧的热爱缘于儿时玩火的记忆,童年的伙伴们经常会一起玩烧秋草、烤番薯等游戏。玩火的记忆和欢乐深植于心,也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选择。大学,他考了陶艺专业,却发现学院陶艺作品大多是电窑和煤气窑烧成,和想象的火土交融的景象相去甚远。他更向往的是原始社会放火烧陶的经验。后来有缘接触了现代柴烧,被这种裸露的土器经过火焰和灰烬洗礼后呈现瑰丽的美所倾倒。柴烧激活了他童年的记忆,满足他对陶瓷浴火重生的一切想象,也成为了他的挚爱。

因为陶瓷坯体在窑炉中是裸烧的,烧成的器物表面都会有火痕和不均匀的草木灰釉。这些被古人称之为“瑕疵”的肌理,却成为艺术家眼中与自然沟通超越时空的审美。融与未融的草木灰在陶器表面形成光滑或粗糙的质感,以及各种天成的颜色变化,让每一件陶器都变得独一无二。余元枫喜欢烧制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茶壶碗罐,让素净质朴的柴烧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柴烧器皿最好的归宿。

人与水、火、泥土有着天然的联结,这些质朴的自然元素早已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伴随着人类走过千年。柴烧的美也因此无需被定义,陶器本身就会感动你,它会吸引你去触摸使用而非单纯的欣赏,会给你带来想象的空间,这正是柴烧的秘密。余元枫每次烧窑前都会手捏一个小窑神,祭拜之后才点火,这既是对先祖智慧的追思与致意,也是祈盼烧成的作品能沾染一些天工之美。烧窑前的期待,烧成后的惊喜,成了柴烧陶瓷最迷人之处。

一次烧窑一般要持续40至60小时,需要一直有人守窑观火投柴,陶艺圈的朋友都会来轮班帮忙,有茶事也有乐会,朋友们还会带一些“私货”来烧烤,守夜也因此充满了乐趣与人情。三天两夜的时间,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围窑而坐,敲鼓玩乐谈笑风生,在火焰窜腾之间仿佛重现了儿时玩火的单纯欢乐。烧成之后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然而作品的好坏要看天意,但悲喜之间彼此的相伴却是柴烧最大的快乐。


柴烧陶器所用的水、火、泥土,自古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密码。这些自然元素天生就会让人感到亲切与温暖,无论是女娲造人的传说还是历史沉淀的遗迹,是水、火与泥土把我们和脚下的土地命理相连。这或许就是每个生长于此的人钟情复古却又难以言说的理由,那些构成我们生命的因子,继而用另一种形式来到我们身边,相互成就,彼此相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备前烧的历史有兴趣者可看看) 一、平安末—镰仓时代 备前烧在《延喜式》一书中也有记载的名门“备前烧之须惠器”的传统...
    叶方翳蝉阅读 7,376评论 0 1
  • 按:計劃寫三個在淸代的法國人:殷弘绪、夏之时和苏方雅。 佩里·昂特雷科莱,Père Francois Xavier...
    yokomaha阅读 3,553评论 1 6
  • 打字喜欢一行一行 每句话都要分开 不喜欢标点符号 有时又啰嗦至极 一句话啊 翻来覆去 重复多遍 就连听歌也是这样 ...
    莫八觉do阅读 255评论 0 0
  • 小时候,家里有个小院子,所以我养过很多动物,有兔子,小猫,小鸡,刺猬,甚至还有小娃娃鱼。一直很想养个小狗,但怕狗...
    山里仁佳阅读 206评论 0 0
  • 原文地址:http://www.php100.com/html/dujia/2015/0128/8500.html...
    IT程序狮阅读 617评论 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