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妹你好:
前几天,你电话问我,怎么教育孩子的,在孩子做对、做好了事情儿的时候怎么表扬她。如果她做错了怎么批评她。哇,真是问到我了,我是一个16岁孩子的妈妈,但是,我不是学教育的,16年来,也从来没有梳理过关于“表扬”和“批评”我的态度,今天得空下来,细细想了一下,总结如下关于表扬和批评无外乎三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表扬: 1、表扬孩子的努力,不是表扬她的聪明。2、表扬她处事的过程,不是事情的结果。3、表扬她的进步和成长,不是分数或是表现。
关于批评: 1、告诉她你错在哪里。2、就事论事,不给孩子贴标签。3、告诉她如何改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总结呢?我是这么想的,一件事儿她经过了努力,经过了思考、经过了处理、有了结果。这一切都和她自己有关,不是和她聪明不聪明、漂不漂亮有关。这样的表扬会加大她的自信,加大她与社会的接触点,对她今后走出社会有一点点的帮助。对于事情儿来讲,当然结果是重要的,但是,她们这个年龄,思考和参与的过程更为重要。没做过做了、没理解的理解了、没明白的明白了、再帮她分析分析给,告诉她如果是妈妈遇到这件事我的解决方法。并且假设这件事儿的很多种解决处理的方法,让她知道,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认知、不同的心态,最后的结果就会千差万别。进而调整并告知她,你应该抱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于批评,很多的时候,我做不到公允,高兴的时候,孩子的错误我可以视而不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我们情绪波动了,“小事”变大,呵呵,小三妹,原来的 我还会“连坐”,会前事旧往的滴滴嘟嘟的倒出来。我发现那时的孩子是最最反感的。这样的事有过2-3次吧,也许还多一点。后来,我也慢慢的改了。最主要的是用“元认知”分析一下,发现了一个真相:“我的这样为她好的唠叨、管制”都是“焦虑”惹的祸。转而深度思考,“焦虑”对孩子的教育有帮助吗?如果没有帮助,反而是阻断了沟通?我愿意承担的起这个损失吗?如果不愿意承担这个损失,我应该做些什么?这样一想,人就平静下来了,现在的我和孩子,是朋友的关系吧,我觉得顶好。
孩子是我们最最宝贵的“财产”了,有一首童瑶:“爱我,你就抱抱我”。是的,我们应该是爱她、我们就陪陪她。爱她、 我们就亲亲她。爱她、我们就抱抱她。虽然我的那个她已经16岁了,我依然会陪陪她、亲亲她、抱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