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识花蜻蜓
花开一季,人生百年。春来秋往,悲喜无常。
有些人的悲,源于侥幸心理;有些人的悲,纯属咎由自取;有些人的悲,乃是命运使然;而有些人的悲,却因锦上添喜。
【01.】
老金中年得子,43岁的那年盛夏,欢喜从他眯起的眼睛缝里蹦出来,感染了所有看热闹的亲朋好友。
众人吃饱喝足后散去,老金回到屋子里,媳妇正半躺在床上给孩子喂奶。儿子粉嫩嫩的小嘴含着奶头,咕噜咕噜,喝的满头大汗。今天是儿子满月,老金喜从心来,凑过来一张满是沧桑的脸,对着那娇嫩的小脸,轻轻亲了一口。
他多爱这个孩子啊。别人家孩子的小名都叫阿狗、阿蛋的,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小宝。
老金其实早已儿女双全,女儿在读高中,儿子在读初中,在别人眼里,这一家四口的生活,美满幸福,享尽天伦。
十年前,老金也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心满意足。可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一个老乞丐,踏进了老金家的大门。
老金双手递过去一个白花花的大馒头,正要打发他走,却看见他转动离去的身子,回头对老金说:“看你面相,你是有两个儿子吧。”
老金说:“我就一个儿子。”
老乞丐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应该有两个的。”
自那以后,老金就常常自己在心里琢磨,他虽不信那乞丐的话,但那句话,仍像一团迷雾一样,在他心头挥散不去。他喜欢儿子不假,每一个村里的人,都希望自家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可是在这个村里,姓金的只他家一户,且人丁稀少,有时,难免因此而被人欺负。
可是,自家媳妇生了儿子之后,就做了绝育手术,他亲自把她拉进医院,送进了手术室,如今,说他命里还有一个儿子,这不是白日说梦吗?
然而,多年以后,金氏却奇迹般地大了肚子,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02.】
老金喜逐颜开,逢人便说起当年巧遇乞丐一事,大有天赐良子,命里有时终须有的意思。
老金本是个粗人,脾气躁,性子糙。如今,却自己下厨,嬉皮笑脸地把鸡汤端到金氏面前,讨好地让她多喝点。
金氏满脸的不悦,丝毫不加以掩饰。她原本不想要这个孩子,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如今终于可以享两年清福了,却没想到,自己又怀孕了。四十多岁的女人,挺着大肚子,想想自己走在村子里,面对邻里间的谈论说笑,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多害臊!
可是就连他的哥嫂、叔伯,都来劝她生下这个孩子。老金也求她,他甚至跪在她的面前。他有预感肯定会是个男孩,只要她肯生下来,让他做什么他都愿意。
金氏心软了,这个男人,他从来不会甜言蜜语,不会柔情似水,结婚几十年,他们大多在争吵中艰难度日,但他也是个极能吃苦,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人,从这方面来说,他也是个称职的丈夫了。
对于有钱人来说,多个儿子就是多个金疙瘩,揍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但对于一个穷苦人来说,多个儿子,就是锅里多添一碗饭的事儿。老金家虽不富裕,但是多添一张嘴,还是没太大压力的。
只是,天不遂人愿。当上天淘气地扔下一个馅饼时,或许砸下来的,就是一个陷阱。
老金正中下怀。
【03.】
半年以后,小宝表现出越来越不同于常人的模样。他三月不能抬头,六月不能翻身坐立,金氏慌了,其实她心里早有怀疑,只是安慰自己孩子体弱,再等等就好了,再大点就好了。
不安,在她的心中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他们一起去了市中心医院,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医生,当即便下了诊断:先天性脑瘫。
回家的路上,他们对视无言,巨大的冲击,让两个不再年轻的父母,一日之间,苍老了十岁。
人心脆弱,碎裂,只是一瞬间的事。
金氏整日以泪洗面,她不知道,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她和老金,从未做过昧心之事,为何老天要拿一个手无寸铁的孩子,来折磨他们,报复他们?
小宝嫩小的手紧紧攥着老金的大拇指,红通通的小脸,像秋日的苹果,芬香扑鼻。
他说:“儿子是我的,也是我坚持要生下来的,我活一天,就会照顾他一天。”
他坚持要带小宝去看病,金氏只得无奈地为他们收拾包袱,看着他们离去。
按摩、理疗、针灸,一个疗程上万元,仅仅一年散尽家财,却收效甚微。医生说,他们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六个月内),医生说,这种病,只能改善,没法治愈,终身走在康复的路上,没办法!
医生都摇头了。老金抱着孩子回家,每走一步都像是走在荆棘中,身心千疮百孔。
回到家,他亲自在院子里盖了一间房子,铺上地坪,把小宝靠在墙上,教他站立。他学着医生的手法为小宝按摩。为了教小宝爬,他像条狗一样,在地上边爬边回头逗小宝笑,每一次膝盖着地,都像是对过去的忏悔,对生命的敬畏。
他说,生活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双手双脚还在,就能活下去。
【04.】
那几年,老金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小宝身上,家里早就入不敷出。金氏偷偷藏了一笔钱,对女儿说:“你好好高考,放心吧,家里给你准备了一万块钱,让你上大学。”
那年夏天,女儿拿着高分成绩单,进了一所本省的普通大学,只因为学费低。女儿的乖巧懂事,彻底击碎了金氏的心。
她看着弱不禁风的小宝,心头堵了块石头似的呼吸不畅。都怪这个孩子,若是没有他,他们现在的生活,该多么美满,多么让人羨慕啊,可是,可是……。
她没有一刻是快乐的,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暗无天日,生不如死。她把不满全发泄在他们父子俩身上,她骂人,她哭,她摔东西。
终于,在一个早上,老金忍无可忍,破口而出:“这个家,不想住就走,滚,都滚。”
金氏没想到这几年逆来顺受的老金,会说出这样绝情的话,她恼羞成怒,进屋收拾了几件衣服便冲出家门。
女儿也收拾了东西,拉着箱子红着眼说要回校。
大儿子也一声不吭地走了。
只剩下,他和小宝。
小宝摔倒了,倒在地上四脚朝天,正努力地用手拉着衣服,想要坐起来,他三岁了,他为他倾尽一切,可他仍然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稀泥,没有人理解他,他坐在地上,捂着脸,泪流不止。
如果婚姻是座围城,那生活,便是更加坚固的牢笼。在婚姻里,他无欲无求,竭尽全力。在生活里,他如履薄冰,精疲力尽。
不知哭了多久,他像是一时间倾倒了所有的委屈与苦累,眼睛又红又肿,充满血丝。突然,他感觉一双手伸了过来,他回头一看,儿子竟爬到了他的跟前。
他激动不已,他教了他多少个日子,他都不会,却在这最无助的上午,学会了爬。他把他抱起来,小宝举起那沾满尘土的小手,在他的脸上挥来挥去,虽力道不足,位置也不固定,但他知道,儿子是在给他擦泪,他虽不会走路,但他心里,什么都懂。
他又一次老泪纵横,透过晶莹的泪光,他仿佛看见,生活还有希望。
【05.】
他仍然像以前一样,费尽心思教小宝走路、说话、吃饭,但同时,他又找了另一份工作。如果没有钱,光靠信念,终是无法存活的。
他夜里在砖窑里做工,满八个小时后,顶着星星回家睡三个钟头,再准时起床准备早餐。
十里八街,都知道老金家的情况,带着一个残废的儿子,女人走了,孩子也都不回家,可怜啊!再加上老金是真的肯豁出去拼力气干活,所以,也愿意照顾他,给他一份糊口的工作,别人都是三班倒,只他一人常夜班。
日子就这样过着,老金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啊转啊。外面都传:像小宝这样的孩子,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老金媳妇,在外面肯定跟人跑了,要不,怎么这大半年了,过年都不见回来。
听得久了,见得多了,老金也渐渐习惯了,看淡了。信不信又能怎样呢?
直到最后,他觉得一直这样活着也挺好。但唯有一点,他从来没变,那就是坚信小宝一定能学会走路。
孩子放寒假回家了,大儿子明年也要考大学了,望着正在陪小宝玩耍的两个孩子,他觉得一阵愧疚。
思忖良久,那句话跑到嘴边又被他咽回去,过了许久终于脱口而出:“君、乐,爸爸对不住你们。”
“爸,您别说了,我们长大了,能理解您。您每个月给我们打的生活费,我们都知道,以后,我们也会照顾弟弟的。”
老金的眼底,落满了风沙,眼睛又红了。
【06.】
要过年了,他去街上买齐了年货,自从有了小宝,这几年,每个人心中都生了一道墙,每个年,都过的不快活。他心中想着,今年,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过个年,高高兴兴的。
老金乐呵呵地笑着,可是他看得出,两个孩子,各有心事。
鞭炮噼里啪啦地在院子里鸣响,大年三十,连空气都热闹非凡。
邻居慌慌张张地跑进家门:“老金呀,你看看谁回来了。”
老金从屋子里跑出去,大门口,他看见了自己的女人。
吃完饭,她从胸膊里掏出一个袋子递给老金,袋子里装着一摞钱,整整四万块。
她笑着对大儿子说:“乐乐,明年好好考大学,看,这些钱都是给你准备的。”
老金握着厚厚的钞票,鼻子一酸,一把把金氏拥在怀里。
夜深了,屋子里断断续续传来说话的声音。但有一句话,干脆而明亮地飘荡在新年的钟声里:家在,希望就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