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别把你狼狈不堪的生活臆想成舒适圈

01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有博主吐槽:“能告诉我舒适圈在哪吗?哪位帮忙指个路?想进去。”评论区里引来众人一片共鸣:“哪有什么舒适圈?谁过的舒适了?”

也有博主讨论:“为什么现如今都在鼓噪年轻人走出舒适圈?我看很多年轻人过的也不舒适呀!”

要真是处在安逸自在的“舒适圈”,那那些鼓吹“享乐主义”的年轻人也不会一波又一波的拼命想摆脱现状往上爬了。

现代大多数人所处的循规蹈矩的日子与其说是“舒适圈”,倒不如说是“习惯圈”,习惯了日复一日疲惫不堪;习惯了容忍无理的上司;习惯了白眼聒噪的同事;习惯了朝九晚十、颠三倒四的工作,习惯了微薄的工资……周围的不如意都习惯了,都在容忍范围之内,所以“舒适”了。

就算是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整日抱怨,可抱怨归抱怨,真正行动起来跳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努力需要时间,行动需要时机,冒险证明是否是正确的选择更需要勇气。

于是乎畏畏缩缩,干脆不做,可又心有不甘,在间歇性踌躇满志和持续性混吃等死之间一事无成,只留下满腔的抱怨或是所谓的坦然。

02

朋友小涵经常抱怨自己的生活,上了个不如意的大学,参加社团都觉得没劲;遇到了一群糟心的室友,整日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对专业不感兴趣,上课就走神,期末一定挂科……

可总是这么抱怨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几个建议她咨询辅导员转专业或是准备作品集申请国外大学,再不济退学复读重考也比整日唉声叹气混日子好呀。

可无论提多少遍意见,小涵要么就选择性忽视,要么就和我们掰扯:转专业的前提是必须考到全校前五,还得和老师搞好关系;准备作品集怎么也需要一年,还得每周末都跑到城西上课;至于退学复读,那多累呀,我都快忘光了回去还得重学,打住打住啊……

总而言之,太累,太繁琐。因为不想多费力去承受最长不过一年的苦,所以宁愿待在这泥泞里颓废四年。

这不是舒适圈,这就是个会吞噬你的深渊,即便扎得你满身刺痛,也不愿奔向未来。

百度上对“舒适圈”的解释是:“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

可问题是“轻松,自在”你做到了吗?。

03

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给自己创造“舒适圈”。

若不满意现在,只有两条路径,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即便整日抱怨也只能屈就于此;

要么努力去改变周遭环境,不喜欢市井烟火,那就搬去高楼别墅,只要有能力,就算是整日奢侈颓废也没人奈何的了你。

之前看一博主吐槽朋友和她丈夫二人,周末永远在学习,平日约个聚餐都要带着电脑。尤其是她丈夫,本就是名牌大学毕业,北京某外企高管,将抓紧一切碎片时间学习发挥到了极致。聚餐等位时、自驾游路上、甚至连陪老婆逛街吃甜点的时候都得拿出手机做会题。最后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考了一堆证,能力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面。

她老公去年年初跳槽去了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任职,年薪百万,每周工作不超过35小时,周末打打球,要么就去度假,小日子闲适的很。

据朋友说,他们夫妻俩准备先休息一段时间,为下一段疯狂学习做准备,之后再申请调往海外工作,以他们现如今的履历水平,没多大难度。

从本就悠闲的生活中走出来,去追逐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才叫“跳出舒适圈”。

而大多数人连“追逐舒适圈”都还没有做到,谈何“跳出舒适圈”。

04

因为不愿意去承受一时的附加压力,所以宁愿待在原地日复一日的承受同样的痛苦。

醒醒吧,别把你狼狈不堪的生活臆想成舒适圈了。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后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如今拼命的自己”……大道理谁都动,但就是没多少人愿意真正的去做,毕竟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实在是太痛苦了。

沉溺麻痹自己很容易,可是梦总会醒,在夜深人静,满腔委屈的时候会不会感到无助失落和对自己无能的愤懑,那时候的绝望可不是一句“生活总会好的”就能解决的。

www.zmcms.com.cn

以上内容由挚梦科技建站整理提供,如有相关疑问可以联系我们或者下方评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如梦 梦如人生 梦里不知是梦是醒 梦外红尘朦胧几时 午夜梦轮几回 聚聚散散 来来回回 那曾经的 欢乐的 痛苦的...
    飞仙恋雪阅读 645评论 2 2
  • 1015USDT稳定币受信用危机价格大跌,比特币间接大涨。 后续几天观察来看,USDT价格企稳,但未来如果其不能解...
    吴轩霆阅读 286评论 0 0
  • 0314做脸等 0315晚上去陆家浜路附近上庄子逍遥游,听老师讲大小,有用无用感悟,同学们也都有很厉害的见解。有人...
    tomorrow的悠悠阅读 212评论 0 0
  • 这是存在我手头的一部小书,也是一部“老书”,作者是北京景山学校当年的校长敢峰先生,其出版日期距今已有55年...
    环绿山民阅读 1,05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