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2月13日
2017年2月12日,正月十六,学生报名的日子。通常,这样的日子,班主任忙碌无比,学生、家长及各项报名事宜,都需要面面兼备。不是班主任的我,于办公室停留几时,偶遇两名让人不得不印象深刻的家长!
本学期,鉴于学校留守儿童多、在家无人监管的情况,为了便于学校管理、提高学习质量,便动员这类学生住校,特别说明,住校不交任何费用。
许多即将外出务工的父母,觉得确实没人监管得了,每天跑来跑去也辛苦,中午送饭也麻烦,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便动员自己的孩子。
于是,情况便出现了……
一家长走进办公室,带着满脸无奈,强颜欢笑着跟班主任说:“×老师,哎呀,只有继续在外面住了,我娃儿说宁愿不读书都要去外面住。你看嘛?”班主任不带任何情绪,笑着应答:“你们家长自己考虑清楚,他出去住,又没人管他,他晚上几点睡觉谁知道?上学期,他就经常精神不好。他在屋头耍手机么?”家长不确定地答到:“应该不哟,只是,有时候拿我们的手机耍一耍。一般是他奶奶在家管,我不清楚哟!他从来没有住过校,他不习惯……”班主任只能坚持立场,劝家长考虑清楚,最后,家长助势,班主任妥协,孩子胜利,只能让家长签好外出住宿承诺书,并强调,如果出现迟到、上午睡觉等情况,监护人自己来说明情况!班主任这么做,只不过是希望监护人认真履职,避免只管三顿饭、无事一身轻、高高挂起的行为!
作为听客,不禁无奈起来。家长这样的理由,真的名副其实么?
无人监管下的八年级学生,回家住真的仅仅只是习惯问题么?如果因为不习惯,是否意味着,读高中,上大学,都得住家里,那不是,他去哪上学,你就得就近买房子供他住。再说,有谁是天生习惯的。
孩子在家的情况都回答不清楚,作为家长是否过于轻松了些,把孩子全权交给家里老人已经不是最佳选择,如果真的为孩子良好习惯着想,是否应当想点办法?
孩子都可以用“宁愿不读书也要住家里”这类威胁似的借口,你想过,“宁愿不读书”背后的意思么?读书本来是他当前最重要的事儿,他都宁愿不做,是否意味着未来一天,你不将就他,他可以变本加厉。不禁联想到,那些为了要某个品牌手机就拿离家出走、拿生命威胁父母的孩子!
当我沉浸于自己的琐事之时,一位妈妈走过来,让我帮忙写承诺书,她的孩子在校外居住,她得保证孩子的安全、监管到位,可是,她说她不会写。我便建议让她家孩子写。她满脸无奈告诉我,孩子不愿意亲自来报名,也不愿意来帮她写,班主任又要求必须承诺。听完后,内心“澎湃”,竟然如此。
本来,从情感角度,我该帮忙,可从理性角度,最后,我却选择了拒绝,我帮了她,是否意味着我们一起助长了那孩子?我真不明白,用这样的方式,顺着孩子、讨好孩子,他真的领情了么?
那学生,我也算熟悉,上学期缺课缺了将近一个星期,他妈妈就约着天天,打电话说他病了,明早就来,明早又说中午来……一周后,来了,只是,每天坐在第一排,低着头,课也不听,笔记也不做,不知在想着什么?
而今,开学报名,索性自己都不来了,书,到底是谁读?妈妈不识字,低声下气去找别人帮忙,在家的孩子,连爱护妈妈的心思、理解妈妈的心情都没有,让人心寒!
然而,妈妈呢?忍让和迁就,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溺爱和盲宠,带来的是得寸进尺……
甚至感觉,这孩子读书,哪是自己想来,是妈妈想来呀!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帮我应付老师吧,应付规则吧!(或许有主观臆断、杞人忧天成分。)
当家长如此,你,真的快乐么?你会快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