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俗语摘录

孟子,名柯,战国时邹国人。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

卷一  梁惠王上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俗话:五十步笑百步)

·仁者无敌。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犹缘木而求鱼也。(成语:缘木求鱼)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卷二  梁惠王下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王顾左右而言他。


卷三 公孙丑上

·我善养浩然之气。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成语:出类拔萃)

·仁则荣,不仁则辱。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成语:反求诸己)


卷四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成语:绰绰有余)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卷五 滕文公上

·君子之风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民事不可缓也。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再次强调卷一里的观点)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卷六 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卷七 离娄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俗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俗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

·男女授受不亲。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俗话:易子而教)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卷八 离娄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成语:赤子之心)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卷九 万章上

·大孝终身慕父母。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卷十 万章下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卷十一 告子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成语:一曝十寒)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卷十二 告知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教亦多术矣。


卷十三 尽心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万物皆备于我矣。

·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观于海者难为水。(俗话:曾经沧海难为水)

·其进锐者,其退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卷十四 尽心下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成语:当务之急)

·春秋无义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俗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养心莫善于寡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
    双辽289高微阅读 8,122评论 3 4
  •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
    爱如你我阅读 3,805评论 0 2
  • 齐宣王问曰:“齐恒、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恒、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
    渝木木阅读 6,218评论 0 2
  • 六 孟子见梁襄[xiāng]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cù]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开心本人阅读 3,114评论 0 11
  • 青春如史岁月如歌,我们懵懵懂懂那么些年,终有一些人给我们成长路上添过一笔,从此或是让此生不忘或是些许安好。 读完«...
    卡布尼诺阅读 3,4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