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
稻盛和夫又一经典之作:根据自己近70年的生活总结提出劳动观的思想,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以为如何正确对待工作:总结归纳书中重点。
,稻盛和夫一直认为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是提升我们心性,磨练灵魂,让自己成长和幸福最好的方法。(工作也是最好的万能药)工作能够锻炼人心、磨砺其心志,工作也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也是提升自己,实现自己价值 回报社会的最好的方法,自己也提出劳动观一说,人生下来就是要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就是其美德,在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的灵魂,使其更为纯碎和高尚,工作也能唤起人们心中的良善,去除罪恶之心,美化自己的心灵,造福社会。
稻盛和夫以自己为参照:稻盛和夫出生在鹿儿岛,大学毕业后被亲戚拉入松风工业,做陶瓷工作,当时有工人就说干这个连老婆都找不到的,而且还拖欠工资,稻盛和夫自己就最开始排斥了这份工作,后来上班就经常抱怨和烦躁,什么都没有干好,日子过的也很痛苦,非常迷茫,跟一同事商量去候补学院去学习但是要家里申请资料,结果不久之后同事就走了,他寄回家的信一直没有消息,直到后来他哥找到他狠狠骂了他一顿说他没有孝心,家里养了他这么久没有想到他还要去学院,让家里花钱操心,稻盛和夫非常羞愧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离职,于是就转变自己的心态,自己改变不了工作,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这样稻盛和夫慢慢先开始工作,也不抱怨和发牢骚,认认真真,一心一意的专注,仔细学习,自己也花时间买书研究,慢慢的却爱上了陶瓷开始了爱上了工作,一切就开始转变了变好了,自己也不断学习专注到极致,成为了陶瓷方面的顶级发明家,经过自己一直专注于陶瓷的工作和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还练出了超出常人的细心力和感觉力(有次做车稻盛和夫听到车子有问题就对司机说你这车子出问题了,司机却说怎么可能一直都是如此,结果后来开到维修店去维修发现车子的轴承少了个弹子)心思细腻到极致。
也是开始转变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开始努力,奋发图强,坚持不断的要求自己,力求完美,追求完美主义,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自己也在27岁开始创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了京瓷和和第二电电”(今KDDI)稻盛和夫创立的公司一直没有亏损持续几十年不管是金融危机,还是其实日本大萧条,从来没有亏损过一直都在盈利,最好成为了经营之圣,有着自己独立的经验哲学和六项精进之法。
稻盛和夫提到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愿意工作甚至厌恶工作这是不对的,不管我们是想要提升自己,还是为了更好的活着都必须要工作才行,要在工作中感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你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仅不会讨厌'工作,其还会提升你的心性磨练灵魂,让你强大和快乐,转变自己'的心态,在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美好的事情自然就会降临在你身上。
根据大自然的法则所以动植物都是其拼命的努力活下,遵从自然界规律,肉食'动物必须要拼命捕食才能存活,草食动物'也只能拼命才能活下去,植物也要考自己的努力拼命吸取阳光成长。
不拼命求生存的植物绝不存在,不努力的草类无法生存,然而也在警醒我们人类,要想获得非凡的成功想实现自己梦想,必须也得想大自然的生物一样拼命的努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才行,一心一意,钻研创新,不断进取,保持反省,敬天爱人才会取得成功,造福社会,为自己积累福报。
稻盛和夫也在书中提到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同是,人也可以分为这三类型: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
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着的“不燃型”的人。
第三种是自己就能自燃使其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其大事业,就必须要能够成为自我燃烧的人,而且还要点亮人燃烧他人帮助你一起完成其伟大的事业。
在我学习整理我稻盛和夫的时候发现稻盛和夫自己倡导的,敬天爱人,消除本我,成就真我,积善利他,在事中磨练,不就是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稻盛和夫看来也深受王明月启发和学习,另一方面可见我们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影响之大之广。
另外稻盛和夫自己也有独特的人生公式和算法: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我们人生的工作和结果等于我们的思想方式乘以热情和能力。
思维方式有好的一面有坏一一面。
好的一面:积极乐观,进取向上、利他之心,充满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人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理解他人,具有同情心、宽厚待人,诚实、正直,和善,谦虚谨慎,勤奋努力自觉,不过度自私,没有过于贪欲;感恩,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邪念。
坏的一面:自私自利,私欲过旺,懒惰不思进取,骄傲自大,不懂节制,贪图便宜,险恶,奸诈,邪念过于泛滥,本我,冷漠,没有辫是非的能力,不懂克制,把快乐健在他人之上,凶狠,小气,欲望过强,等等。
记住我们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走向,所以对对学习和拥有正的一面。
热情:充满活力,阳光,积极乐观,努力向上,不安平庸,不断完善自己,学习超越。
能力:我们的健康,智力,情商,做事效率,学习力,反思力。
这些都会改变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多多学习和思考,先转变心态,在付出努力,绝对不会差一点知识,一点行为,融入自己的习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一棵是在10年前,一棵是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