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和小张哥聊天,说咚咚这个APP越来越不好用了,
小张哥说,咚咚客服是这样对他解释的,
因为苹果系统是推翻重写的,算是一个新系统,刚运营所以bug会多一些,
小张哥对我说,
咚咚系统重新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知道我用着不舒服。
你看啊,这就是成年人的思考方式,
你的借口、理由、情绪在我这里没用,我只知道,我不舒服,
你的困难与我无关,你留不住我,那我就离开。
最近日更,总是有意无意会写一些心情,
昨天特别累,真的好想找个人倾诉一下,也好想在文章里袒露一下,
但是你的这些困难和心情和别人毫无关系,
写作是为了创作价值,而不是记录心情,读者没有义务去“关心你”,
必须明确这个概念,才有可能写出高阅读的文章。
那如何才能写出爆款文呢?
第1, 选题受众要广。
我在知乎上发的两篇文章,题目是《写作的三个核心是什么》、《新手小白想写作,你只需要克服这一点》,前者的阅读量比后者要高出一倍,
看到后者的标题,只有那些想写但是还没开始的人才会点进去看,受众窄;
而前者的标题,受众是那些对写作感兴趣的人,受众要比后者宽了一些。
你的选题只有辐射的范围很广,才有可能写出爆款的东西,
如果你的选题受众只有10w,那写出20w阅读量的东西就非常困难。
第2, 痛点够大,引起共鸣。
什么是痛点,梁宁老师说,痛点就是“恐惧”,
最近看一个病友分享,他们去道观上住了一段时间,让道长用米和鸡驱病,
底下一堆人问效果怎么样,有没有效果,
那个场面真的是非常热闹,连我都特别想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
但是很可惜,道长是骗人的,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化疗了。
你看,为什么他分享道观治疗能引起这么多病友的关注?
因为,所有的病友都怕死,都渴望能有奇迹疗法出现。
我们会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对恐惧的事情感兴趣,
30+的女性没结婚,会对未来恐惧;
职场搬砖人会对未来的贫穷恐惧;
考研学子会对没有上岸怎么办恐惧;
老年人会对死亡恐惧;
妈妈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恐惧;
.......
当你能抓住这些恐惧,你就戳中了这些人的痛点,你就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第3, 让文章带有社交原力。
以前,我觉得生活嘛,自己向上向善努力生长就好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但是最近我觉得,人活着就不是一座孤岛,
想要赚钱,就得满足他人。
想象一下,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惊天八卦秘密,这时上帝说,给你100块钱不要把这个八怪传播出去,
你会为了100块放弃传播这么好的八卦谈资吗?
好的文章,一定自带社交属性,你写的话题本身蕴藏着天然的分享欲望,
你的文章能为他人提供谈资,能够拉近彼此的社交距离,才有可能被人去传播分享。
用户分享文章的动机一般有这么几个,
表达观点—《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利他心理—《不想得空调病,就一定要做好这五件事》
站队心理—《买800w学区房是庸俗,带小孩环游世界就不庸俗了?》
寻找谈资—《北京,有2000w人假装在生活》
塑造形象—《原创已死》
以上,就是爆款标题的三大底层逻辑,首先选题受众要广,其次要能击中受众的恐惧,最后让文章有带有社交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