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学东宁这个名字,却难有机会相识,也许是缘分,今年已经与他相聚数次,且每次都收获满满,这不,昨天的一场通讯总结会,我们再次相见,这一次让我领略到了他风采。
东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可靠,这个人在那里一座,稳稳当当,话不多,可要是打开了话匣子就滔滔不绝,言语中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追求,他最常说的两个字是学习。
我早就听说东宁是出了名的文化人,自小就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且字字如里,给人一种朴实的才华,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据说,他的字写的非常好,达到了书法家的水平,可他很谦虚。
东宁来了,这一次我怎么也得去听听他的讲座,这样的机会很宝贵,也很有价值,有句话说,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作为写作爱好者,能听到我们的总编辑薛东宁的课,就如同小粉丝见到了偶像一般。
当金主任向大家介绍起薛东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故障欢迎,可见东宁的影响力多么的大。这次讲课东宁是有备而来。
他从黄河浪的诞生到发展,从董事长对黄河浪的寄望到员工投稿的热情,让我们领悟到了黄河浪的使命与担当。东宁讲话声音很低,让人仿佛与他在一个饭桌上交流着,讲话又很幽默。自我介绍是他说到:我是学东宁,大家可能听说过,能吃肉,能喝酒。一下子让人对他的性格有了了解。这个人一定是像一个侠客一样都有正义感。
讲到写作的技巧时,他有两个观点特别新颖,比如去写人物通讯时不要过分的强调这个人上任后的个人作用,更不要太夸张的讲述这个人的反常理的奉献,比如加班加点的带病工作,比如从不休假,这都不符合人性。在讲到写人物通讯时注重对比,比如某个人节约金钱,可是能够给困难的同事慷慨捐款,这样就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到真实。
东宁是不是的会传递出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也许这是他对公司的爱,只有爱公司才能够字里行间的表现出一种期望。他号召我们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目标,坚持长期学习,为企业的发展多贡献。
东宁是不是会引经据典,与我们在坐的形成了共鸣,对我们他要求: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他说到董事长的一生的三个目标:发展企业,提高员工收入,扶持弱势群体。感召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发图强,发展企业。让我们更具有使命感与担当。
最后,他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讲座: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