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劳动经验”

跟孩子们学杨万里的《插秧歌》,诗的最后两句是农人嘱托家人“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个场面我印象太深刻了,因为我曾经挨了我人生唯一一次打。

那时我5岁左右,爸妈在秧田里抢种,让我赶着刚捉回的小鹅到田埂上吃草,这样可以节省一些粮食,你不知道啊,小鹅特别能吃,也特别贪吃。

我拿着竹竿,跟在小鹅的后面,开始小鹅还是很温顺的,吃着路边的细草,可是吃着吃着,他们就顺着路边,吃到叶片更宽带、更细嫩的秧苗,就一个接着一个,溜到邻居的秧田里去,大口大口吃起了秧苗。我妈在旁边看到,急得大叫,嚷着让我把小鹅赶出来,我挥动竹竿好几次,可是小鹅们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妈从泥水中冲过来,拿起我手中的细竹竿,先打了我,竹竿打在腿上,生疼,我站在那里哇哇大哭,我妈又冲到秧田中间才把小鹅都赶上来了。

不记得我妈有没有安慰我,我又是怎么回去的,我的腿被打了好几道血痕。

我只记得中午,我妈只是让我二姐带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汽水喝,橙色的汽水很好喝的!

现在我完全能理解我妈为什么打我,第一,她很忙,农时是错不得的,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是她做的,她也要强,不愿落在别人后面;第二,她生气我慢吞吞的,不能把小鹅照看好,吃了别人家的秧田;第三,她打我,实际上主要是做给邻居看的,秧田的秧被糟蹋,这不是小事,她必须表明自己“懂事”的态度。

我笑着跟孩子们说,你们看看,你们读到这里,就没什么感觉吧。那是因为你们缺乏我这样的劳动经验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