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即将过去一半,我却还没有感受到秋的气息。太阳依旧毒辣,树木依旧青翠,花儿依旧鲜艳,南方的时光仿佛过于留恋夏季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了自己该前进的脚步。
在这个炎热的天气里,你若非要找寻秋天的痕迹,也一定是有的。只不过,你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感知才能发觉,现在的确不是夏天了,窗外的大树绿荫如旧,却已听不到知了那聒耳的声音。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古人对大自然季节的变化是怎样的一种敏感呵!但是,比起古人来,我心却极为迟钝,秋来不知,秋去未觉,整个人仿佛被季节遗忘了。
早上,我急匆匆地出了门,没有心思感受清新的空气,也没有心情发现地上的落叶,更没有时间聆听悦耳的鸟鸣,如机器人一般上车,向着上班的方向驶去。博爱路两旁的绿树和鲜花,高低搭配的如此美丽,但在我眼里,它们就像两堵不断向后飞速移动的绿墙,最终消失在汽车的后视镜里。
暮色苍茫,归心似箭,身体的劳累与心理的压力像是两座大山压在我身上,此时此刻,我哪还有心情去关注叶绿叶落、暑去秋来?
苦逼的我不但发觉不了季节的变迁,也领略不到风景的变化,甚至不知道大自然在何处。
又何止我一个人这样呢?我们许许多多的人都被生活束缚着,早就失去了发现美的能力,也失去了欣赏美的心情。
楼下苑子里各式各样的树、默默吐绿的草、交替绽放的花,将我居住的小天地装扮得十分漂亮,它们像是大自然却又不是大自然,它们如同我们许多人一样,无法恣意生长,对季节的变化也慢了半拍。
树木园里树木参天、竹林成片、花奇草异,一定算是大自然了,要不,怎么会吸引这么多的人来此游玩呢?但是,走在这蜿蜒曲折的山径,依旧难辨季节的更替,更别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无他,只不过无论在哪,风景如何,季节怎样,我们都是形色匆匆的过客!无论贫富,我们的生活都无法体现季节的气息。
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自己的孩提时代。那时侯,秋就在门前的稻田里,秋就在后山的果林里,秋就在山脚下的菜园里,秋就在我上学的路旁。
看着成片的晚稻变绿,又看着它一天比一天茁壮,我们知道秋来了;看着它在晨风中吐蕊,看着它阳光下变黄,我们知道秋在人间已经驻足了一半的岁月,稻子也该收割了;田里的稻没了,田埂上的豆也收了,偌大的田野变成了众多水牛的乐园,我们知道,秋要尽了。
这棵树上的一颗颗梨,那棵树上的一颗颗柚,在后山静静地等待着秋天的到来,它不急不慢,我们却心急如焚,在它们的身上急切地找寻秋的身影,直到中秋时节梨黄柚熟,才了此馋心。
我喜欢在妈妈的菜园里追寻秋天的脚步。架子上的豆角越来越少,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那一畦黄瓜越长越小,越长越丑,慢慢地走进它人生的暮年;依山攀沿的南瓜,在硕大的叶下逐渐长大,慢慢变黄,身上尽显秋的模样。
上学是无须急匆匆的,路旁的狗尾草,山边的苍耳,远处的枫叶,时时在告诉我秋之美丽;放学是极为快乐的,小山上的树莓,带刺的甜栗,遍地的苦栗,都是秋天赐给我们的好礼。
或许,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对于秋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