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再游玄都观》:诗言志,讽喻与坚守的交织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题解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刘禹锡被召回长安。当时玄都观里桃花盛开,他触景生情,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因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讽刺了新贵,再度遭贬。十四年后,刘禹锡再次被召回长安,重游玄都观,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对过往经历的回应,也是对打击他的势力的一种抗争。

逐句赏析

“百亩庭中半是苔”

诗的开篇描绘出玄都观如今的景象,百亩大的庭院中一半都长满了青苔。“百亩庭”点明玄都观规模宏大,而“半是苔”则显示出这里如今的荒芜。青苔滋生,说明此地少有人迹,与往昔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事的变迁。

“桃花净尽菜花开”

曾经绚烂一时的桃花已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菜花在开放。桃花在之前的诗中隐喻那些因投机取巧而得势的新贵,“桃花净尽”表明当年那些不可一世的新贵们已如过眼云烟般消逝。菜花的开放则象征着一种自然、质朴的新生力量,在曾经繁华不再的土地上生长,进一步强化了世事变化的感觉。

“种桃道士归何处”

这句诗以疑问的形式,追问当年栽种桃花的道士去了哪里。“种桃道士”暗指那些提拔新贵的权贵,如今他们也不知去向,表现出刘禹锡对当年打压他的势力的一种嘲讽,他们曾凭借权势营造出一时的“繁荣”,但终究也逃不过时间的淘洗。

“前度刘郎今又来”

最后一句,刘禹锡自豪地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度刘郎”是他对自己的称呼,强调自己经历了漫长的贬谪生涯后,又回到了这里。此句尽显他的倔强与不屈,尽管历经磨难,但他依旧坚持自我,以胜利者的姿态再次出现在玄都观,表现出对打击他的势力的蔑视。

作品特点与创意

特点

1.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玄都观中景物的变化,如青苔、桃花、菜花等,隐喻人事的变迁,将自己的情感和对世事的看法融入其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有力。

2. 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个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以简单的场景和直白的表述,传达出复杂的人生感慨和对政治斗争的态度。

创意

这首诗的创意在于以两次游览玄都观为线索,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政治环境、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一般诗人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可能会选择隐晦地表达不满或悲伤,而刘禹锡却以一种近乎挑衅的方式,通过对玄都观兴衰变化的描写,直接回应那些曾经打压他的势力,展现出独特的抗争精神和乐观态度,为诗歌创作在表达政治情感和人生态度方面提供了新的范例。

名家评价与地位

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以其独特的讽喻风格和坚定的抗争精神,在古代诗词中独树一帜。它展现了刘禹锡刚正不阿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为后人所赞赏。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映,在反映唐代政治斗争和文人境遇的诗词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抗争精神,对后世诗词创作在表达对政治不公的态度和坚守自我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代 ·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ea4f19149938阅读 112评论 0 6
  • [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作于大和二年(西元...
    Fwx烟雨倾城阅读 350评论 0 1
  •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木[插图]。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插图]。居十...
    拜读LY阅读 623评论 4 35
  •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
    吴圣哲阅读 513评论 0 0
  •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公...
    Andy正在输入阅读 1,7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