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昨天去听课,程老师讲了用兵心态,并将用兵心态很生动地引申到家庭和谐中,在一个家庭中,语言就是一把最锋利的兵器,我们面对自己最亲的人,有时说出的话却是最伤人的,对于赞美之言非常吝啬给到自己的家人,生怕家人得到夸赞后得意忘形。这是我们父辈们的观念,在我的大家族里尤其明显。

从我太爷辈到我爷爷辈再到我爸爸辈,他们对自己的家人说话语气都非常冲,就是不会说个软话,说话就像在吵架,说话就是像在教训人,用最严厉最挑剔的语言打压你,贬损你,就算你做得好了,他们也不敢轻易夸你一句,而有时夸了还不如不夸。比如,孩子考试考了一百分回家,我们的父辈会直接来一句:不要骄傲,有本事,每次都考个一百回来!对于一个孩子,理解不了这句话背后的用意,现在长大的我可以理解父辈犀利的语言背后是激励,是担忧孩子因骄傲而落后。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大人说:你爸或你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别放心上啊。但是,小时候的我们真的理解不了啊,就会放在心里,等长大了可以理解了,心理的阴影也已形成。然后,就有了,童年的创伤需要用一生来疗愈。

为了疗愈我童年的创伤,我努力去理解父辈,去寻找父辈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迹,如果是自己处于那个艰难的时代,温饱无法解决,接受不到很好的教育,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只能跟着再上一辈的老人学,学来的是简单粗暴,学来的是保守落后,学来的是愚昧无知,我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会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呢?我想也会继续简单粗暴、保守落后和愚昧无知吧,因为我的认知里只有这些观念,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甘来。。。我现在完全理解了,父辈们也是没有办法,他们也是穷尽了毕生所学所知,将最好的都给了我们这一代,虽然我们不喜欢,不满意,甚至是处处反抗着。

其实,我们的反抗是时代进步的体现而非对父辈的不敬,说明我们的思想开放了,我们接受了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敢于对于旧有的保守思想说不,在我们依然尊敬和爱戴我们父辈的同时,坚守自己独立的观点,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被老一辈的旧观念所束缚,从此我们获得了自由。

在我即将奔四,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时,在父辈们渐渐开始老去,再也没有人管教我时,在我开始在他们面前滔滔不绝,他们已没力气跟我反驳争辩时,我心里突然感到一阵空落落的,感觉自己像被悬空了一样四处飘荡,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的父辈就是我的根基,无论他们的言行多么粗糙,对我造成过多少伤害,但是,那种血浓于水的情和他们质朴善良的心,永远牵绊着我。成长需要付出代价,儿时的成长也需要代价,这个代价也许就是父辈严厉粗暴的管教给我留下的阴影吧。因为要成长,我现在完全接纳了。我不再认为那些是不好的阴影,而是激励我成长更好的一种鞭策。我现在要感谢我的父辈,让我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人的一生若只是平顺的直线,那该多无趣啊,人生的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昨天在上课跟程老师学到了这句话:三岁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曾一直在努力学好好说话,绝不能再像父辈一样不会说话。可是,今天终于明白,我往后余生要学闭嘴了。因为我发现自己说的话太多了,软话好话说得过多,把孩子甜腻歪了,反而没有一点份量,在孩子那里都是啰嗦的废话,我还会经常心软,对自己说出的话,出尔反尔,没有原则。从前的父辈说话是难听,但是他们说出的话掷地有声,从不轻易改变。曾以为,我的父辈应该好好说话,我要学习说好话,而现在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要学习的却是闭嘴,因为我现在就像是刚刚修行三年的人,经常口出狂言,自圆其说,落地无声。

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再过三年,无需多言。又过三年,静口无言。再过三年,无言即言。大道至简,大悟无言。--出自庄子《修行》。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用古今。所以,不是所有的老思想都是陈旧落后的,老一辈有老一辈自己的生存法则,即使他们的方法如今不再适用,但是他们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谦逊低下、坚持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