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大年初四。
早上还没有起床,小兄弟就打来了电话。大哥,下午我就从老家到京城,然后直接去您那里,请您务必做好接待工作。
我笑着说,您真能拽。不好好在家过年,回来这么早,想干啥?想让我接待,也可以,别的没有,茶水管够。
他也借坡下驴,很爽快地回答,君子之交淡如水,咱们需要的就是这个。接下来,他就开始大倒苦水。
按照他的说法,在老家的这几天,简直把他折磨疯了。
他的老家在西北省份的一个小县城。至于真正的家,下了火车,还要走30多公里的山路。有公交车,但发车时间非常的不靠谱。
回到了家里,已经是华灯初上。得知他要回来的消息,父母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他不到,一家人都坐在那里等着。弄得他挺感动,也很不好意思。
不过是一顿饭而已,随便吃,也是有数的。吃完饭,他却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想躺到床上睡觉,时间太早。想出去看看,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就在他无比纠结的时候,父母把他叫了过去。还没等他开口,父亲首先说,你也是二十大几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考虑自己的事呢。就这样过一辈子啊。
父亲刚说完,母亲也很快接上了话。这么着吧,你明天赶紧去你大姑家,她为你张罗一个合适的。要是行,趁着这个机会就定下来。
对于父母的提议,他内心非常的不乐意。想反驳,但看到父母衰老的样子,终究于心不忍。
他的情况其实我很清楚。来北京多年,依靠着自身实力,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老板很看好,收入也颇高。
更关键的是,公司有不少同龄女孩子相继对他抛出了橄榄枝。
不过,他很有心机,认为成家的条件还不成熟。不妨趁着年轻多干,多历练,积累下足够的财富再说。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为了让父母高兴,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安排。
到了大姑家,他更加的难过。那个女孩子,且不说长相如何,总是拐着弯打听他的收入,张口闭口离不开钱。压根没有丝毫的上进心。
于是,他随便找个借口就跑回了家。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家里的网络没有了。问询原因,父亲表示,要那玩意干啥,每个月还得花钱,有事打电话就行。
这一刻,他的内心更是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哀。愈发明白,自己和这个家真的成为了永远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昔日的同学也陆续回到了家乡,有的开着名贵的小车,抽的香烟也是中华。看到他身无长物,意味深长地说,还需要努力啊。
真实的样子他自然清楚,但是他也不想明说,那样太伤彼此的感情。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快离开。
听完他的叙说,我的心情也是难以平静。他所遇到的,看到的,不正是无数在外年轻打工人的缩影吗?
有道是,融不进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说得太好了。个中原因,真的不能忽视了。(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