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学习进入尾声,四册一百多万字,将近2个月的时间,倒也慢慢读下来了。以前自己不太习惯读历史书,更不用说是偏政治的。这两个月的学习,倒是给了自己不少启发。
(1)有效的输入要靠经典书
床边的书柜里有不少书,工具类、小说类、文学类、鸡汤类,数量不少,但真正读的不多。刚买的时候,相对简单易读的、方法类的,自己往往更喜欢读。读后会有短暂的满足感,但是实质没有太大的收获。
前年的财报,到去年的心理学、院士思维,再到这次的毛选,跟着S的晨读课,读了不少经典书籍,并且是自己之前不曾看过的。这类书的特点是,不容易读,大部头不少,有些还是教材类的。财报勉强跟完,心理学只读了2本,院士思维读了一半,毛选基本读完。
经典的书,是不容易读的,也不会让你立马就感兴趣,但是慢慢深入学习,会锻炼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认真读后,会在脑海中有比较深度的印象,在做别的事情时,会有知识迁移,甚至形成做事的底气。
(2)快速、蝗虫与深度学习
读书的方法,早些年会对快速阅读、碎片阅读感兴趣,也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买了些课程,但效果有限。
蝗虫阅读,比快速阅读好点,会一字一句读,但过于注重形式,读完并不代表理解了。
深度学习,则是最难、最耗费时间的,特别是在一个新的领域,哪怕是基础的概念都要理解好久,但是读完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
要读经典书,可以先蝗虫式理解,然后深度学习,所以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
以前自己对中国近代史,只有粗浅的了解,要么片面、要么零碎。毛选的阅读,让我对1927-1949年这22年间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加溯源的理解。
同样的道理,在对专业书籍的学习上也是一样。大学时,会为了考试读书、刷题。工作后,对专业书的学习,却是屈指可数。因为读书花费的时间较多,不是短期见效的,网络信息又丰富,加上以忙为借口,便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实很零散。
根基不牢固,便容易随风而散。这两年虽然有客观上借调的原因,但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形成读好书的习惯,没有持续的形成知识体系,进而在当下重归一线的工作中会有些吃力。
(3)读书的时间和精力分配
读书和吃饭一样,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都不合适。在读毛选的过程中,会发现每天阅读40页便是极限,再多便读不进去了。可即便是这样,用2个月的时间,一整套毛选也能够比较好的读完。
在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便是把工作和学习的主次有些弄乱了。因为读毛选比较舒服,工作多少有些苦涩,便有些本末倒置。其实,哪怕再不情愿,也要合理的分配精力。自己起初也不喜欢读历史,可是看到好书了,才发现是自己没有深入去了解。主业上也是一样,虽然会偏专业或者太广泛,可深入的读下去,用一两个月的时间,也能找到合适的节奏。
读书也好,工作也好,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不用有夸张的仪式感,只要读了、吸收了,便会有反馈。同样是看电影《血战湘江》,以前看的时候会草草跟随人物的情绪和事件的发展,会看中场面是否宏大。但是现在看,会对1934年的国情和背景有了解,明白战斗的意义和问题所在,电影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重现。正如同样的一处古迹,懂背景的会有更深的感触,看的是物品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精神,而不是简单的陋室、亭台。
(4)书籍的作用是打开一扇窗户
毛选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1949年以后中国的发展,1927年以前的历史源流,都是值得去学习思考的。好的书籍,能够作为一颗好奇的种子,带着你不断地打开新的地图。
生活中,除了柴米油盐,也要有些追求,医生讲究治病救人,环卫工人带来城市整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付出。作为靠脑力吃饭的,就需要在知识上有些贡献,既不能右倾畏难逃避,也不能左倾盲动冒险,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
居家办公的这两月,更喜欢周末。工作日会有些心慌,因为很多任务都没有完成。周末不会有人催促,看书也更加轻松。但还是要让自己做到工作日也能够有条不紊,该学的每天学,该写的天天写。持久战嘛,就是在敌强我弱时积极防御,并时刻为反攻做准备。
有位妈妈向S提问,孩子每天晚上作业要做到很晚,第二天又要早起上学,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S回答很简单,早点开始做作业就好。
对啊,很多时候,复杂的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但我们老是想走捷径,想尽可能的减少困难,其实早点做就好,早点准备就好。
因为种种事情,自己这两年被动了好多,填的坑也多,但还是要积极赶上。人到中年不是借口,珍惜自己的好奇心,增强自身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