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玉良然
说起喝酒,前文几次提到过,高祥可是一等一的量级。据说,人的酒量大小与后天实习关系不大,主要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也就是所谓天生的。
高氏族人生就两大特点闻名十里八乡,一是俊男靓女辈出;二是酒香传世老少海量。高祥堪称同辈人中之佼佼者。
酒可成事,亦可败事。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道是:方桌方世界,圆杯圆乾坤,精通酒桌文化约等于弄懂了大千世界,这话并非无稽之谈。
高祥自小酒量超人,随着年龄增长越喝量越大。然而,他对酒的认识却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他喝酒就是为了兴奋,为了释放自己,为了他人像自己一样喝好喝出精彩。
话说眼下酒席座次安排就绪:元军是未过门女婿为贵客理应座在上席;程成为高亮学友属贵宾权且落座元军下手;高亮与高祥守住席口作陪;其余本家四兄弟按岁数长幼依此排定。这些安排高亮可是请教过父亲的,父亲说,佳宾贵客在坐,万不可造次给人留下笑柄。
酒宴开始,高亮脱下军装,热情漾溢地作过祝酒辞,宾主们便举杯祝福开怀畅饮。
酒过三巡。二两的杯子杯杯见底,算下来六十度白酒人均喝下六两不欠,大家的话便多起来。在坐亲友高亮之前不止一次与之喝过,八人中要数他和元军酒量差些。他自知“难堪大任”,于是激流勇退,将领酒权交由高祥手上,‘’不好意思,本人酒量有限,唯恐耽误诸位雅兴,下面由祥弟敬兄弟们几杯‘’。
高祥酒兴正浓,‘’接受任命‘’也不谦辞。不过他也明白,像今日这等重要宴席必须端正酒风,因人而异,不能一杯抡到底。本家四兄弟能喝多少他心中有数,元军是新人初次登门理应随意,唯有程成应该多多关照才是。
朋友,贵宾也,倘若元军不是首次上门,那么今日上席首座上坐着的人就是程成,况且亮哥急着请他过来多半是为自己信贷着想。
这样想来自己更应该与程成碰上几杯。据亮哥透露,程成酒量了得,曾见他手把瓶干过一斤沽河白酒而洋洋不睬,高祥打心里喜欢这种‘’三好朋友‘’(为人好、职业好、酒量好),便想借此机会与之好好交流交流。
于是,他便好言相邀程成单干三杯。
程成生在双职工家庭,父母兄妹滴酒不沾,唯独他见酒眼开,天生酒君子。偏又命运上好,毕业后就被安排进信用社分管放贷业务。这是个肥差,他虽然不搞假公济私,贪污受贿,可是酒桌却是常转不懈,请吃的迎接不下。天长日久,一颗酒星在金融系统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对于高祥他早有印象,半年前有幸听过他作的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巡迴演讲,为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不过要说到喝酒,他们未曾较过杯,心中没底。
之前对高家一门出来个孩子喝半斤的传言倒是有所耳闻,今天老同学邀他赴宴,借着兴头正好试探一下高家豪饮究竟如何?为此,他应对高祥约酒,灵机一动,耍起花招。
他不卑不亢地回道:“谢祥弟一片盛情。只是为兄量浅,不敢领情。要么,咱们兄弟一家亲,有福同享齐干杯,妹夫落下的酒由祥弟代劳,如何?”
高祥一听,说的好听,无非让我喝双杯罢了。又一想,自己当下身为主陪,以身作则必须的,双杯就双杯吧。于是与四位本家兄弟说:“兄弟们,既然程兄提出建议,我们尽最大努力满足。怎么样?各扫自家门前雪!”
说罢,杯起酒落,连干两杯。
程成拇指一竖,“好,兄弟亲一口闷”,话音未落,杯起酒干。
其他四兄弟一声喝起,一同都干了。接着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杯杯,一瓶瓶,一箱六瓶装绵竹大曲喝完,一提十瓶沽水白酒又去了一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推杯换盏不收手,大好年华情满怀。
这面洪流滔天,波涛滚滚,隔壁高祥家人听得真切,担心的要命。刚接到电话驾车回来的四子高禧说,“三哥不会喝醉吧?”
老爹摇摇头:‘’咦……,啥时见他醉过?!‘’。
老妈‘’剜‘’他一眼,对高禧说:你过去一当拜见哥姐姐夫,二来给你哥使个眼色,这大喜事可别让他喝醉了丢人现眼……
待续:漂亮友友(四十九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