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到了一年中热气腾腾的时节了。
室内,空调恒温在二十六度左右,裸露在短袖之外的皮肤,会觉得凉凉,披一件单单的长袖,感觉刚刚好。读一本喜欢的书,旁听一节喜欢的课,看着少年们在教室里鲜活,瞅着宋女士挥汗如雨地减肥,便觉人生完美。
室外,一出门,便觉置身蒸笼,略行几步,汗珠便从毛孔中跑出,翻滚腾挪,热热闹闹。街旁树木,蔫头耷脑,绿得灰突突的,不见精神,要是有一阵雨过,便可瞬间显出精神,树树翠峰迭起,枝枝青翠可爱。
室内虽凉爽舒适,可呆久了,总觉四肢乏乏,便想到室外天地烘炉中历一番劫,听蝉鸣阵阵,任汗珠滚滚。热气腾腾的身体,总会使我觉得自己的老心脏又焕发了蓬蓬勃勃的生机,宛若那年,风华正茂。可酷日下,终究不能久呆,哪怕日落西山,呆久了,仍觉暑热难耐,于是,又躲到空调房内,一任屋外热浪滚滚,我自短袖搭长衫,读书听课看孩子们欢腾听宋女士絮叨。
2
最近,越发觉得,语文,要与生命相连,语文课,要有一种与生命有关的力量感,给青春期的孩子以指引。当这种力量感通过课堂对话上出来的时候,语文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因为生命是整全的,当整全的生命被激发、被点燃的时候,便会主动地参与到文本语言的建构之中,通过与文本、同伴的对话交流,建构起自己的语言系统并运用这种语言系统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与此同时,必然伴随着对文本与自身思维自身生命的审辩与研究,“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水到渠成的;在审辩研究文本与自身的过程中,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
要想通过课堂对话讨论上出这种力量感,在我看来,前提,便是不能将文本当成一个外在于整全生命体的死的客体,而应该纳入到整全的生命体之中,与整全的生命体建立联系,这样,文本便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文本中的人物便有了生命,有血有肉,孩子们参与文本建构的过程,便成了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碰撞交流,有质疑,有争论,有交流,有临时性共识的达成,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获得感,生命自身才能挺立。
那如何化死的文本为活的生命呢?这可能就要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依据解读而进行的问题设计。解读文本,要解读出文本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要与生命的层次性存在某种同构;解读文本,要解读出文本的差异性,所谓“差异性”,就是文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相龃龉处,解读出这一点,便可实现文本的“陌生化”,引起孩子们的认知冲突;解读文本,要解读出文本的渲染性,这一点,是与“差异性”相对的,因为有的文本,与生活逻辑无异,但却对生活逻辑的某一点进行了渲染铺排夸张深入,找出这一点,深入体悟,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生活生命。在解读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或设计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或设计可以提升认知的问题,使孩子们与文本建立联系,与有生命的鲜活的文本建立联系。
这是我对这一串问题的思考,还不是很成熟,但有了开始,便可以慢慢期待,慢慢成熟。
3
最近另外一个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便是“《史记》课程”的定位问题,很不成熟,略叙于下。
个人觉得,如果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发育的角度来对“《世说新语》课程”“《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课程”“《史记》课程”进行界定的话,“《世说新语》课程”可能是着眼于内在生命的觉醒与挺立;“《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课程”着眼于“天才之尽气”,与世界良性互动,相互成就;那到“《史记》课程”,如何定位呢?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新一轮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新一轮的“认识自我”,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的话,那“《史记》课程”之后的大课程,所关涉的,可能应该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扎根到民族传统的最深处,去追问,去反省。
不知道对不对,还在想,还在做,或看别人做,或自己做。
4
芒种
词:江子\曲:马辉
黄经七五兮芒种至
秋卵感阴兮螳螂生
浓荫蔽日兮鵙(jú)始鸣
反舌归己兮空无声
旧岁凌寒兮青苗殇
小满逐日兮勤灌浆
麦秋终至兮遍地金
谷苗萋萋兮万倾洋
梅雨潇潇兮溢柳塘
栀子花开兮忧心伤
朝开暮落兮怜木槿
合欢袅袅兮唤远方
春华已逝兮祭花神
梅子煮酒兮意何往
岁岁年年兮无穷已
愿同其尘兮和其光
芒种前后,有端午。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第五日正是“午日”,五月初五,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重午为至阳,因此古人认为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祥日子。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
端午日,至阳日,可大道轮转,阴阳转换,阳至盛,便意味着阴暗生。于是,在端午前后,在芒种前后,去秋的螳螂卵感阴而生,鵙感阴而鸣,反舌鸟却因感阴而不啼,正所谓“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经历隆冬,熬过春寒,芒种,小麦迎来生命最后的灿烂,绽放着最后的热烈,黄茫茫一片,等待着颗粒归仓,而江南水乡,稻苗萋萋,青青一片。
芒种时,梅雨季,风萧萧,雨洒洒,绵绵延延无尽期。雨中栀子花,白灿灿,香扑鼻,丝丝甜,淡淡愁绪轻轻笼,不见去年赏花人。雨中木槿花开艳,朝开暮落徒生悲。雨中合欢枝头摆,绒绒红带点点晶,眺望远方,盼归人。
春花逝,夏花生,青梅初成熟,煮酒论英雄。想天下,谁是英雄,谁主沉浮?我是英雄,我主沉浮。并非我已是英雄,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在成为英雄的路途之上,最终,或成为自己的大英雄,或成为别人的大英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人生代代,皆在成为英雄之路上,无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