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获得进步,那你就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压力,如何与压力相处,如何利用压力促进我们的成长。
一直以来,在社会上普遍的说法都是:压力有害健康,压力使我们不快乐,使我们焦虑。但这一错误观念已经被打破,麦格尼格尔发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有害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有害”的这个观念,这个观念加剧了人们在面临压力时的紧张感,使他们过于紧张与担忧。1998年,3万名美国人接受了一项关于压力的研究调查,在经过8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坚信压力有害的受访者中,承受高压使他们的死亡风险增加了43%,而在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中,承受高压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由此说明,压力并没有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只是我们的日常情绪中的其中一种罢了。
也许有很多人觉得,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会很压抑,很纠结很矛盾,想不出来怎么解决此刻面对的问题,“难受郁闷”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正常心理。但压力真的很可怕吗?
所以我们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压力,什么情况下会有压力?
当我们遇到我们没法轻易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压力,这问题我们越难解决,我们的压力也就越大。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不会感到有压力?
我们已有的能力已经可以让我们比较轻松地解决面临的问题。
这两者的区别实质就在于:你是否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去解决这个新出现的问题。如果你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那说明你遇到的问题都是你可以很轻松解决的,这个时候你一直使用的都是你已有的、已经锻炼好的技能。也是刻意练习里面所说的无效练习,无效练习指的是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仍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相对而言,有效练习指的是针对自己并未掌握的技能,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练习→结果反馈→分析调整→练习)。
有效练习就好比打篮球时远距离射篮,射篮时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差异都有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在刚开始练习射篮时,我们准确率也许会很低,射篮十次可能才有一两次命中,但我们在每一次的失误之后,思考我们动作中不规范的地方,调整我们的动作,再进行新的一次射篮,调整后的结果即时的就可以反馈给我们,如果没有进篮筐,就说明我们的调整仍然不正确,我们需要再进行一次调整,于是命中率就可以通过这样重复的射篮(练习)、进或没进(反馈)、调整动作(分析调整)、再次射篮(练习)的一系列重复的步骤逐步地提高命中率(进步)。
当然在有效练习中,我们练习的通常是我们没有完全掌握的技能。使用完全掌握了的技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吃饭时用筷子般的毫无难度,而没有掌握时的感觉也就是没法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想明白应该怎么做。因此当我们在遇到后者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要注意到我们对于这个技能掌握得并不好,还需加强学习。
因此,凡有压力的地方,就必有可以成长的地方。换句话说,凡成长,必面临压力。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压力自然就会消失,并获得令人满意的成长;当我们回避问题的时候,压力只会暂时消失,当你再次遇到同样的,或者是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它又会再次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压力并不会消失,只是你假装看不见,就好比你遇到问题时,因为害怕面对而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然而事实上压力仍然好好地站在你的面前注视着你,只是假装不存在。
另外,问题越难,压力也就越大,解决后得到的成长相应的也就更大!
以上的解释是想让我们换另外一种角度去看待压力,压力对于我们的成长,对于我们的健康并不是一个有害因素,一味地去逃避它也许会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面对压力,解决问题,获得成长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那么在我们懂得用另外一种更平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压力”后,我们怎么才可以利用压力来帮助我们成长?
压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压力,一种是内部压力(自己督促自己)。内部压力因为我们自身的情绪变化,带给我们的压力强度常常是不稳定的,伤心难过时、心情低落时、骄傲时难免对自己的要求会降低一些。那么从此来看,我认为给自己制造外部压力是帮助成长的更为重要的手段。
因此,要学会在生活与工作之中多给自己找麻烦。提高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要求(从要求及格,到要求优秀,甚至是卓越!),主动为自己接下难度大的任务,或是为自己设置难度大的任务,并为自己制定任务完成的奖励与惩罚(奖励自己喜欢的,惩罚失去自己在乎的东西能更好的给自己压力,驱动自己学习)。当然,设置的任务要根据自己能力逐渐调整成适合自己的任务难度。
最后,学会拥抱压力,追求压力,这样成长率才能离我们更近一些。